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第三十一届杨凌农高会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抢抓新机遇 “跨界”造农机

本报记者 肖倩

10月27日,在杨凌农高会农业智能装备展上,一辆蓝色的小型无人拖拉机引人关注。这是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跨界”研发的新品智能网联播种机器人。

“这是我们的‘首秀’,是为参加睿抗(杨凌)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而来。我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卓越成就奖。”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研发工程师蒲文杰说。

谈及为何研发农机,蒲文杰说:“这是公司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劳动人口不足,智能农机是发展的趋势。我们着眼未来农业运营模式,研发智能网联播种机器人,将智能驾驶技术与农田作业相结合,抢抓农业生产新机遇,进一步布局未来农机新市场。”

“别看它块头不大,‘智商’可不低。它集成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蒲文杰介绍,“农机装载着北斗RTK定位导航,配合横向纵向自动控制算法,可实现厘米级控制。视觉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感知,实现对周围环境360度的感知。这台农机还与云端平台连接,接受远程指令下发和监控,真正满足翻地、播种等农业生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农机学习能力很强,在作业路径规划上表现尤为出色。这背后有着强大的算法作支撑。比如,很多农田都不是四四方方的,农机可根据不规则地形,实时生成一个路径,可顺畅行驶、敏捷掉头,并自动避开障碍物,保障田间劳作安全。”来自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学生肖文浩说。

目前,这款机器人处于实验车辆研发阶段。“下一步,我们将进行田间试验,争取早日实现量产,让法士特农机驰骋在三秦沃野。”蒲文杰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