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8日
晴山看不厌 流水趣何长
——读《缘行神州》

陈文祥

作家沈裕慎的《缘行神州》是一部作者走遍神州大地后写下的游记散文集,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宏大壮丽画卷,带读者饱览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沈裕慎,本名沈裕生,出版了多部作品。他在赠我的《缘行神州》中写下:“我们被‘缘行’这个美妙的词召唤,保持真情,在广袤的大地上,走过山川、河流、城镇,用大爱书写出自己献给岁月的情怀。”

以前,我看过一些游记。在我的印象中,这些书籍多为写景而写景,流于纪实而缺乏内涵和情绪。

阅读了《缘行神州》后,我才发觉游记还可以这样有滋有味地写。这本游记是一本出色的文化散文集。作者以激越豪迈之情、隽永秀美之笔,状山水美景、风土人情,视野开阔,生动璀璨,书中文字流淌着作者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作者以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饱满的情感,对诸多风景名胜进行了较详尽的记述,善妙语、重音韵,融知识、艺术、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体,给人以心灵的冲击,反映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缘行神州》收录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近300篇游记散文中的56篇。

作者用心用情,用独特的视角细致地勾勒出山水美景,带读者深度游。每一处风景在他的笔下都鲜活起来,仿佛触手可及。那些我们可能熟悉或者陌生的山川河流,经他的描述都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他的视野极为开阔,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奔腾不息的江河,都能被他精准地捕捉到最动人之处。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言:“读他的散文犹如跟随作者的脚步远走天涯,每一寸山河,都令人回味无穷。”

在《古城最胜数平遥》一文中,作者写下这样的文字:“和平遥一起追忆,追忆那一条条的辙印。辙印里,那些辉煌的梦想与揪心的思念在串串绕城风铃中摇于八方,响于异城,依然高高悬挂。晋商,一个如雷贯耳又悄然消失的名字,漫漫商途上,他们的身影倔强而坚强,艰难地行走着,从明初到清末,一直走进民国暮色里。”

在《说不尽的黄河》里,他写下:“捡起一块黄泥色的碎片,掂掂分量,挺沉,在地上敲敲,很硬。这泥块是万千年前黄土高原的使者,我们嗅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醇香的气息。霎时,一种隽永,一种陶醉,一种唯有与云天对话才能够拥有的旖旎,强烈地叩击我的心扉。”诗画一样的文字,正如作者后记中所言:“一景一物,力求在富有张力的语言中,扩大想象之空间,力求让某一个名胜古迹或一个典故、一段历史,在思想中解读或感悟……”

作者在书中所展现的丰富内容,得益于他大量的实地走访和深入的观察。他从独特的视角切入,没有简单地罗列所见所闻,而是将自己饱满的情感融入其中。在他的笔下,风景名胜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标识,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他善用妙语,让每一个描述都充满了趣味。他注重音韵,因此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阅读过程中,读者仿佛是在品味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在《庐山的云雾》中,作者写下:“我望着眼前这云海奇观,简直有点目瞪口呆。我恍如读了庐山赠给我的长卷,它忽开忽合,忽奇忽正,忽缓忽急,忽实忽虚,展开了一幅眼花缭乱的画面。”《长城抒怀》中,作者写下:“此时,我缓缓地张开双臂,拥抱着群山,拥抱着长城,觉得自己同样被长城拥抱着,像是置身在母亲的怀抱中……”

这种将艺术、趣味以及地域特色融为一体的写作方式,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了关于祖国各地的知识,也让读者在艺术的氛围里受到熏陶。从思想层面来看,作者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犹如涓涓细流,不断地渗透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让读者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

晴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缘行神州》一书,不仅仅是对旅行经历的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作者用独特的视角、精妙的文字,使读者欣赏到字里行间传递的自然美、画面美、节奏美、情绪美。读完这本书,读者自然而然会在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种子。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