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8日
榆林盐碱地里养出虾蟹贝

本报通讯员 李志东 叶子

“6月,我们在这里投放了虾苗、蟹苗。经过近4个月的养殖,虾蟹的长势很好。作为养殖试验,这是很成功的!”10月18日,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陕西省水产学会名誉会长张星朗说。张星朗说的“这里”,指的是位于定边县盐湖花马池的榆林市首个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榆林市约有150万亩盐碱地。为了实现盐碱地水体资源高效利用,近年来,榆林市科技局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于2023年引进青蟹养殖技术,并在定边县盐湖边、横山区黑木头川、子洲县吉利坪村和榆阳区鱼河村开展虾蟹贝类综合养殖示范。今年,该市青蟹综合养殖面积达1326亩。

“针对榆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条件,我们开发了适用于榆林盐碱地的虾蟹贝综合养殖技术。”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欢介绍,这些新技术能让原本在南方生长的虾蟹贝在盐碱地里“茁壮成长”。

虾在水里游,蟹在池底走,贝类钻淤泥,这样的虾蟹贝混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也保证了虾蟹贝的质量。

在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试验养殖了南美白对虾、青蟹等,无论是室内大棚养殖还是室外池塘养殖均取得初步成功。

10月12日,在该基地举行的榆林市青蟹综合养殖试验现场评估活动中,陕西津润欣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尚说:“我们现在的蟹产量1亩达20多公斤,而且蟹的个头不小。2025年,我想把虾蟹贝混养规模扩大,再引进一些浅海的鱼类,让陕北地区群众能吃到更多水产品。”

“虾蟹混养在榆林试验成功,让养殖户看到了该产业的广阔前景,为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对渔业结构调整和丰富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张星朗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