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李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着独特优势。扎根陕西的地方高校既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肩负服务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何依托区位优势,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陕西谱写新篇争做示范的关键。
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地方高校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坚持“需求牵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瞄准新兴科技领域,加大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主动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升级优化,增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主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发展方向,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规划、区域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注重“贯通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国家战略急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加强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衔接和课程贯通,加快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探索联培式、订单式校企人才共育模式,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协同育人载体。深化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数字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高质量人才储备。
聚焦“产业生态”,提高人才输出质量。加快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陕西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工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努力向社会输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人才。通过壮大人才链、加强科技链、激活创新链、升级产业链,积极构建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互动共生、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地方高校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凸显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强化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高校在壮大科技型企业、增强产业韧性方面的技术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分工明确、协同高效、运转协调的“大团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以西安“双中心”建设为契机,组建高水平研究平台,参与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依托“秦创原”在激活存量创新资源、吸引外部增量资源、有效释放创新势能等方面的优势,用好“揭榜挂帅”机制,组建产教联合联盟、大学科技园等转化实体。精准对接产业和区域发展现实需求,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巩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效,加快推动科学研究向新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转化,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同向同行。
拓宽科技服务领域。聚焦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依托学科专业特色,结合地方、企业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研究人员构成的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校院与地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联通渠道,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决策咨询等服务,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扩大服务领域,形成科研技术联合攻关、研究成果就地转化、落地成效反馈调整的全域协同发展新布局,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能。
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地方高校要持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队伍。
全方位精准引才精心育才。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引才,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发展布局、学科专业需求,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特色产业精准引进人才,依托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关键技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以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精心培育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待遇吸引人才、以事业激励人才,引导人才敢于创新、勇担重任,使三秦大地真正成为创新涌动的热土、干事创业的高地和人才流动的“洼地”。
深层次推动人才资源共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破束缚人才创新的藩篱和障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组建为抓手,大力推荐“校招共用”人才,打造跨学科、跨校企、跨校地的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科技成就卓越、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在特定领域发光发热,让专业本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在实际项目中发挥所长、大显身手,推动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真正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发展一域。
多维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因校制宜”持续深化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健全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持续完善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发展及评价体系,实行长周期考核机制,确保科技创新的延续性、可持续性。要为人才打造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健全容错的工作氛围,让人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培育一大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库支撑。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