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6日
服务送下乡 惠民暖人心
——全国暨陕西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董剑南

10月24日,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金石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大早,周边村民就从四面八方向金石村聚拢,赶一场送政策、送文化、送技术、送服务的“大集”。

当天,2024年全国暨陕西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为紫阳县捐赠物资,省市县“三下乡”成员单位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专家、志愿者,现场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舞台上,《最美的中国》《汉水游女》等节目精彩纷呈,赢得台下阵阵掌声。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160余名文艺名家、专业院团优秀演员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组成文艺演出团队,将歌曲、舞蹈、杂技、魔术等文艺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展位前,艺术家挥毫泼墨,与乡村书法爱好者切磋交流。省文联组织书法、美术等领域的艺术家现场创作,向群众赠送书画作品60余幅、剪纸皮影类作品40余幅。

义诊服务台前,村民有序排队等待检查。医生详细询问后给出诊疗和疾病预防建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组织眼科、骨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等科室的20名专家教授开展现场义诊,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今天我观看了精彩的文艺节目,领取了法律知识宣传册,还向农技专家请教了茶园管护技术,收获满满。”蒿坪镇森林村村民向书慧说,她还留了农技专家的联系方式,以后茶树种植中遇到难题可以随时请教。

各项惠民活动火热开展的同时,3支志愿服务小分队还来到蒿坪镇蒿坪村、向阳镇营梁村、向阳镇中心学校,将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演示、秋冬茶园管理技术等“送上门”。

在向阳镇中心学校,液氮蘑菇云、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科普展示点燃了现场千余名中小学生的热情。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了解了火箭是如何发射升空的,还看到了会跳舞的机器人和机器狗,感觉很新奇。”七年级二班学生罗时宪说,他一直对科学很感兴趣,科普活动让他更加坚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同学们热情不减,踊跃举手参加科普体验活动。“这款机器狗产品根据编程指令行动,被广泛应用于安防、救援等领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研发出更多高科技产品。”活动临近尾声,安康科技馆科普辅导员仵国丽为学生们鼓劲。

仵国丽说,安康科技馆每年组织50多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知识系列讲座等活动,点燃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丰富校园生活。

在向阳镇营梁村,志愿服务小分队专家针对群众多发的高血压等疾病进行答疑解惑和初步诊疗,围绕科学用药、合理膳食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

一上午的时间,小分队在营梁村为200余人次开展科普宣讲,为150人次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100余份。“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医生们都很有耐心,讲解的疾病预防和科学用药知识对我很有帮助。”营梁村村民王自忠说。

在蒿坪镇蒿坪村,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发放肥料、种子等物资,讲解油菜种植、茶园管护的要点。

“有了专家的指导,心里更踏实了。”蒿坪村村民祝玉会说,回家后要把专家讲的知识琢磨透,按标准进行油菜合理密植,提升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记者了解到,安康将以此次集中示范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形式、完善载体、丰富内涵,切实把文化大餐送到乡村院落、把科技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把健康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推动“三下乡”活动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