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0月16日,位于三桥街道的吾悦广场商圈一片繁华景象。
本报记者 侯燕妮文/图
10月16日,临近中午,位于西咸新区三桥新街的非遗老字号——李记搅团的门店前,聚满排队等位的食客。
曾经,三桥是长安城的“西大门”。作为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这里的繁华程度一时无两。“明清时期,三桥老街终日车水马龙,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商贸中心。包括李记搅团在内,我们一共有数十家延续至今的老品牌。”三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梁若波介绍。
相传,三桥得名于汉代。西汉时,三桥镇大部分地区属于上林苑,北边有建章宫。元代骆天骧所著《类编长安志》中记载,西汉建章宫南有便门桥,便门桥又称“三桥”。
三桥地区历史遗迹众多,汉长安城遗址、建章宫遗址、阿房宫遗址印证了这里昔日的辉煌。200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三桥镇湾子村发现的一处汉代木桥遗址,是西安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汉代木柱木梁结构古桥。
古今一脉,文韵悠长。历史文化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建设共生共荣。
9月27日,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赳赳大秦》在沣东新城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大秦剧院上演。修筑皇城、保护秦王、获得封赏、告别爱人、征战沙场……观众跟随“黑夫”的一次次人生选择,“走进”秦朝的历史。国庆假期,《赳赳大秦》吸引观众2万余人,上榜多个演出榜单。
《赳赳大秦》的走红,是西安文旅市场火爆的缩影。梁若波说:“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秦文化体验街区、复原三桥老街,从剧场、景区到街区,创新推出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抵人心。”
今年初,西安天工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电气”)完成了搬迁。新厂房的生产线全部投产达效后,公司的产能将提高4倍。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和平工业园见证了数千万片氧化锌电阻片走向世界的历程。从“跟跑”到“领跑”,谈及这段经历,天工电气创始人葛平安颇为自豪:“公司的出口业务始于2010年。根据过去5年的统计数据,出口产值占总销售额的52.8%,产品主要销往欧美。”
从电阻片生产研发到避雷器代加工,再到浪涌保护器生产线投用,天工电气的业务版图一步步扩展。
三桥街道和平村党委书记白少波说,和平村始终坚持文明立村、共建共享、完善治理,走出了一条主动迈向城市化的共同富裕之路。2023年,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达40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5万元。和平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目前,我们建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的模式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养老。我们还为村民提供健康照护、整理收纳、礼仪着装等专项培训课程,让大家提升技能、丰富生活。”白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