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汪曼莉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今年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陕西处于黄河中游,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既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又着眼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的具体实际,将宏大战略落地见效、落细落实,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黄河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陕西着眼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凭借科学用水、生态用水等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黄河“由浊变清”,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是黄河入陕第一站,也是曾经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是改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面貌的关键。随着治理手段由“老三样”向“新三样”转变,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这充分说明,陕西黄河流域水治理正逐步实现从向人要水、向天要水到向黄河要水、向生态要水、向矿山要水、向科技要水的蝶变。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须居安思危、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健全守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体制机制。切实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让黄河中游“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就要坚持改革破题,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巩固生态本底保护,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打好沙化土地全面治理、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渭北旱塬植被恢复三大省域标志性战役,从一片山、一棵树、一株草抓起,更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治沙治土治水,贵在坚持,要在创新。榆林治沙治土治水手段从造梯田、建淤地坝、种林草的“老三样”升级到“光伏+”、3D淤地坝建设、声波增雨的“新三样”,就充分体现了科学进步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