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0日
魔芋的性情

陈旬利

去见芋妹那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芋妹的公司里有一个魔芋展览馆,其中有一张巨大的魔芋开花的照片。照片的底部是魔芋的球状果实,花茎直立而起约30厘米后,毫无征兆地开出了半喇叭状的花。花萼是绛红色的,阳光下,整个魔芋花有着金色的光泽和一种说不出的魅惑。

芋妹告诉我:“一株魔芋的生命只有4年,很少开花。花一开,魔芋便不能食用了。魔芋开花,一定是在长出叶子之前,花叶不见面。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我在乡下长大,和魔芋相伴了几十年,竟从未了解过魔芋的这些故事。

陕南的人,从记事起,大多是知道魔芋的。住在山中的人家,房前屋后总有几株、十几株魔芋。每到秋末,大人们将采挖到的魔芋堆在堂屋边,也有的堆放在地窖里。来客人了,主人家会做魔芋豆腐。过年了,必须有一道酸辣椒炒魔芋豆腐。

大人们先将表面凹凸不平的魔芋洗净,用粗糙的石头或是小铁板将魔芋磨成糊。看大人磨得有趣,孩子便抢小铁板试着磨,刚磨一小会儿,手便会又痒又麻。感兴趣的孩子会一直守着,看大人把磨好的魔芋糊掺入草木灰搅拌,又放在锅里煮。

魔芋花娇艳,但挖出来的魔芋,长相实在不敢恭维。球形的块茎,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茎有墨绿相间的条纹,不太美观。魔芋天生带毒,若直接煮熟吃下,会出现肠胃灼烧和周身麻痛等中毒症状。

传说,上古时期,老百姓没有食物能填饱肚子,就冒险吃下魔芋。一位叫麻婆的仙女,不忍心看老百姓的痛苦,便抓来魔鬼,烧成灰烬与魔芋一起煮食。煮熟后的魔芋味道很好,毒性也奇迹般地消失了,老百姓纷纷效仿。从此,魔芋变成了美食。

芋妹告诉我:“魔芋如一位可爱的女子,一直在等待那个真正知她、懂她的人。一旦相遇,便会奉献自己的一切。”

魔芋喜肥、喜阴,适合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区域。2017年,芋妹在村子里一口气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魔芋。魔芋终于长成时却遇到洪灾,被冲毁了大半。

一年后,芋妹选了一个靠近城镇的川坝,一个叫小仙河的地方。她把自主权交给农户,让每家每户自己种植魔芋。魔芋不占好田好地,可以种在不起眼的地方。魔芋地里还可以套种庄稼。于是,从小仙河到大仙河再到长安坝,魔芋终于成了。

如今,魔芋的“秘密”已被解开。原来,魔芋的核心成分葡甘聚糖吸收水分后会迅速膨大,在胃肠内形成一层半透明的膜衣,可以增加饱腹感。在填不饱肚子的年代,魔芋能最大程度减少人们的饥饿感。当下,魔芋因药食同源,受到人们青睐。

芋妹魔芋干、芋妹魔芋精粉、芋妹魔芋面条,芋妹的样品间里摆放着许多魔芋产品。不远处,店员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网络直播。魔芋从这里走向了五湖四海。

在芋妹的魔芋基地里,才冒出地块不久的魔芋正在全力向上生长。长得快的,头顶上已经分枝生叶,生机勃勃。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