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梁少飞 通讯员 高佳丽 雷凯
一到月初,徐小渊的手机铃声就响个不停。
徐小渊是韩城市新城街道禹明宫社区党支部书记。每到月初,禹明宫社区“党群议事会”群众提交意见的环节只要一开始,徐小渊手机上接收到的消息便一条接着一条。
“我提议给咱小区建个老年人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生活。”“自行车停放要规范,尽量别停在楼道里,影响大家上下楼。”……
在禹明宫社区9个小区的微信群里,居民们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发表建议和意见。
“9个微信群每天至少有100条信息,每一条我都会认真看完。”9月28日,徐小渊笑着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里有没有群众反映急事难事。这是我的甜蜜‘烦恼’。”
“我们探索出‘网路’和‘马路’相结合的‘两步走法’。”徐小渊介绍,“一方面,让居民多走‘网路’,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QQ群等平台,建立起订单式、链接式的服务新模式;另一方面,社区引导工作人员多走‘马路’,上门问需求、问服务,掌握最广泛、最真实的基层民众的声音。”
以问题为课题,禹明宫社区按照“党群议事会”议事机制,将各个小区议事会定于每月28日召开。月初,社区工作人员在微信工作群发送收集问题的相关通知,在各个小区进行问题收集提醒;在问题收集过程中,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建立健全需求、资源和服务“三张清单”机制,并于每月21日在小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清单公示;最后,在每月28日召开的“党群议事会”上商讨解决方案。
“会后,我们还有一套跟踪问效机制,链接起各种资源、形成共商共治共管共享的格局,使社区工作从‘单枪匹马’走向‘联动作战’,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实质效果。”徐小渊说。
“有了‘党群议事会’,社区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了!”禹明宫社区未来城小区居民杜爱琴说。
“社区不断完善民主问事、党群议事、依规办事的‘三步议事’程序,建立意见征求、问题受理、事项交办、结果反馈全流程,通过小区微循环、社区小循环、街道大循环机制实行分级落实,确保民意有人关注、诉求有人回应、难题有人解决,以居民满意度来检验议事成效。”乔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兰兰说。
“我们还通过智慧社区云平台建成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党群服务中心。”孙兰兰说,“工作时间内,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开展暖心服务。工作时间外,智慧社区云平台为居民提供服务。”
梅苑社区利用“党群议事会”深入挖掘“社区达人”、馨苑社区通过“网格+志愿服务”模式聚焦居民“微需求”……如今,韩城市“党群议事会”基层治理平台在各社区都建立起适宜的应用机制,也展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做到了真正将居民的事“提”上议事会、“议”在议事会、“解”在议事会,激发了各方主体在小区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今年以来,韩城市依托“党群议事会”基层治理平台已累计开展145场“民情下午茶”活动、179场联席会议,调研走访200余次,累计收到居民反馈的各类问题4837条,已督促整改、解决4681条。
“基层治理最大的潜力和活力在于多方参与、共建共治。”韩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钊说,“韩城市将持续用活用好‘党群议事会’议事机制,探索搭建小区自治平台的新路径,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基础,通过多元主体、多方协商、联动发力,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