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张英 通讯员 丁鹏
9月18日14时许,107省道旁的周至县公安局服务猕猴桃采摘季工作站前,南来北往的货车络绎不绝。
“时下正是翠香猕猴桃上市期,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确保他们行车安全、满载而归,是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职责之一。”马召派出所民警王喆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60%的猕猴桃鲜果产自周至,80%的猕猴桃果干产自周至。周至猕猴桃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蛋蛋”。
中秋节前后正是翠香猕猴桃上市的时节,周至县公安民警开始了一年例行守护“金蛋蛋”的工作。周至县公安局在楼观镇、司竹镇、马召镇、翠峰镇4个猕猴桃主产区设立4个服务工作站,在北大门、谭家寨设立2个交警工作站,抽调机关警力和就近派出所的90余名警力下沉增援,建立健全涉猕猴桃警情快速反应机制,对矛盾纠纷快调快处。
“叔叔阿姨们,今年的猕猴桃长得这么好,可一定要守好自己的辛苦钱啊!”
“大哥,售卖猕猴桃时一定要警惕先收货后付款的套路,避免财产损失。”
……
9月18日下午,记者跟随王喆来到马召镇上马村。在果园里,王喆用“拉家常”的方式,向果农宣传防盗、防骗知识。
“看到民警这么尽职尽责,我感到非常安心。”上马村种植户肖良良说。
今年以来,周至县公安局完善和健全猕猴桃产业全过程服务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创新推出“金蛋蛋工作法”,围绕农作物生长周期,将防范火灾事故、保障农资安全、调处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等日常工作贯穿其中。
在猕猴桃采摘季到来前,周至县公安局推出《周至县公安局服务保障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深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连心警务”,全力护航辖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常态化巡逻过程中,派出所民辅警向交易客商和果农宣传防假币、防骗局、防盗窃等安全知识;紧盯上车改价纠纷、猕猴桃质量纠纷、摊位纠纷等常见矛盾纠纷,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止矛盾升级和案件发生。
“现在有些诈骗分子会假冒公职人员或收购商,声称有高额补贴或高价收购,要求农户先行支付一些费用。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宣传预防工作,避免果农上当受骗。”楼观派出所民警张明儒告诉记者,在宣传过程中,交通安全也是重点,果农经常驾驶农用车或摩托车运送货物,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头盔尤为重要。
针对往年涉猕猴桃纠纷时有发生的情况,周至县公安局采取“公安+司法+法院”局院联动机制和“司法主导+镇村协同+公安参与”矛盾联调机制,成立4个流动调解分队,对发生的涉猕猴桃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解,共服务群众139人次。
此外,各派出所联合治安协理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果园地头、农贸市场、村民家,细致摸排可能存在的小矛盾、小纠纷,将田间地头作为“调解室”,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2起。
“近期,我们还将加强排查可疑人员及车辆,遏制猕猴桃鲜果被破坏和被盗事件发生,让果农安心、让果商放心,切实护航猕猴桃产业发展,为这个丰收的季节增添一抹亮丽的‘警’色。”马召派出所所长张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