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4日
补齐农村养老短板

白毅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成为乡村老人关心的现实问题。在不断健全政策举措的同时,不少地区开始探索多元互助养老模式,以填补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比如,农村许多地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互帮互助队,由低龄老年志愿者向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促进邻里互助,厚植文明乡风。

乡土乡情有助于互助养老的运行。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隔屋共檐、鸡犬相闻的相处模式,可以增进村民间的信任,也利于互助意愿的产生。同时,乡村生产生活资料的部分自给,使老人习惯于自立和勤俭持家,在儿女外出务工的情况下,互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养老成本。此外,互帮互助的过程,加强了乡邻之间的联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人际交往和情感陪伴的需求。

乡村互助养老,是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重组。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老人并非完全衰老体弱,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可尽己所能发光发热,帮助高龄老人,有些地方的“时间银行”就是应用实例。比如,去年底,上海市就设立了全市统一的小程序平台“沪助养老时光汇”,为推广“时间银行”提供保障,让可持续的代际循环互助养老模式更便于推广。在这方面,我省不少乡村实行的积分兑换制,也激发出群众互帮互助的热情。

基于多元互助式养老在各地的广泛推广,规范互助养老服务,同样不可或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因此,各地在实践时要加强政策指导,细化规定举措,对不同运作模式的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人员配置等,既加强重点监管,又明确支持办法。同时,要在服务组织化、专业化上下功夫。各地不妨加强对养老从业人员、参与互助的村民、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的专门培训,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康养素养和责任担当的服务队伍。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系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是公众的共同期盼。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探索多元互助养老模式,还要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各地各部门要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尊重老人的养老选择,让老人和社会保持有效连接,享受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