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8日
终南山下的创业奋斗史
——《秦岭人家》读后

张万强

作家巴陇锋的新著《秦岭人家》是一部书写关中地区乡村振兴故事的现实主义力作。全书以孤儿邛军致富不忘乡亲、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追求共同富裕梦的创业奋斗史为主线,刻画了众多各具特色、各有性情却又不乏真诚的人物形象,展示了终南山下这块创业奋斗热土上发生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引人入胜。

“奋斗”可以说是《秦岭人家》的第一个主题词。在作者笔下,奋斗既是主人公改变自身命运和家乡面貌的关键一招,也是他们团结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不二法宝。主人公邛军曾对好友边大治的父亲边老太爷感叹,自己“命若浮萍”,是靠着师友和乡亲的帮衬,“一没犯错,二还能顺利毕业”“没走歪路”,更是读完高中并创业,事业成功、家庭美满。但在读者看来,邛军早先一贫如洗,后来实现“逆天改命”,收获成功美满的事业、爱情和友情,主要靠的还是一种“姓邛但不信穷”“一定要活出个人样”的奋斗志气,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不信穷”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得邛军在自己的成长和创业史中,展现出了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关中农民重信诺、敢担当、懂感恩、有干劲的人格魅力。

唐小凤、康静雅、边大治、杨钊等一众从乡村走出来的人,都将“奋斗”二字作为改变自己和家乡命运的关键所在,都在追求各自事业或爱情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

但与一般歌颂英雄主义式的个人奋斗不同的是,《秦岭人家》所叙述的奋斗故事,更多折射出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邛军在个人创业成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个人资产后,“亲眼看到还有那么多村民遭受着他小时候所经受的贫穷困扰”而感到“心情沉重”,想的不是逃离那片尚未发达起来的故土,不是跑去城里买房安家、当个令人艳羡的城里富人,而是全身心想着一人富不算富、一村富才叫富,想着如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实现乡亲的共同富裕。为此,他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努力,追逐全村共同富裕的梦想。

书中,邛军带领村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这使得他自身成为一个“磁力场”,吸引着他的发小、似已告别乡村跻身都市的康静雅。后来,康静雅选择回到乡村,参与到共同富裕的乡村发展大计中来,并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遇到困境时及时伸出援手。这种为群众共同富裕而愿意牺牲“小我”利益、矢志努力奋斗的品质,恰好构成了《秦岭人家》这部现实主义力作的理想主义底色。这是这部讴歌伟大时代的佳作最为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之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每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纵然很难成为像邛军那样的乡村共同富裕领头人,但又怎么可能会对乡亲的共同富裕事业视若无睹呢?我们每个人的奋斗,除了追求“小我”的境遇改善外,还应将奋斗融汇到脚下这方土地、身边这群乡亲的共同富裕事业中去。

生活因奋斗而美好。《秦岭人家》刻画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正面、美好的。这种美好很接地气,是真实的美好,而非小说家想象的那种落入虚渺的尽善尽美。

作者借主人公邛军之口,对人生做了这样一番极为深刻的哲思:“人生路,越走你越明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往往是对错参半、错对互现,彼此转化的,就看哪方面更大。如果对的方面占绝对面,就很好了,你不能苛求一个人一件事,绝对百分百地对。那是不符合事实的。”这种颇具辩证法意味的、充满着中庸智慧的对人性、人生的省察,是极有见地而又甚为平实的哲语。

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看书中的人物形象,除了屡屡作恶后被绳之以法的杨俊虎外,即便是留恋自己手中那点权力的邛五叔,以及为了追求自以为是的爱情而罔顾友情与公义、后又幡然悔悟改过自新的边大治等人,也都有着关爱亲族、留恋乡土的美好一面。反过来,有担当、重信诺、肯付出的邛军,在追求全村共同富裕取得成绩后也有虚于应付、疲于迎合的时候;堪称全书女性形象典范的康静雅和唐小凤,也都各有各的美中不足,比如康静雅的孤傲与不世俗、难嫁恨嫁,唐小凤的敢爱敢恨和险些受骗。总之,《秦岭人家》在刻画人物时,既有写实主义风格,也有富含哲理的娓娓叙说,这就使读者在品味书中人物之命运时,总会获得或多或少的人生观启迪,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共情。

作为一部颂扬共同富裕这一时代主旋律的现实主义力作,《秦岭人家》聚焦终南山下的创业奋斗史,刻画了各有特色、惟妙惟肖的众多人物形象,也有对乡村企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的思考。全书对奋斗和美好的夸赞,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名作——《创业史》,有着地理空间上、思想内容和精神品格上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成为人们观察改革开放以来,关中群众如何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梦的一扇弥足珍贵的文学窗口。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