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9日
陕西作家笔下的白露

夜里,秋虫的鸣叫交织着,水一般漫过原野,风里就携带着清浅的凉意。原本寂静的秋夜,因为虫鸣愈发显得清寂。深蓝的天幕,繁星灿烂,装点出高远的夜。玉米挺着身子,就要成熟,空气中因此弥漫着母亲般丰盈饱满的香气,那气味使人心里踏实。藤蔓类植物依然繁盛,散发出清雅的味道,好似一群少女扑面走来。大地,就在这样层次分明的香气里孕育着丰收,香气是预演庆祝的礼花。

今夜是白露到来的前夜。明天夜里,露水将凝结在草尖,在珍珠般的晶莹里暗喻时序更替。我漫步在草木间,用节庆的虔敬预备迎接又一个节气的到来。

——李慧散文《红衰翠减是清秋》

陇州的秋天,仿佛是从农人一声声悠长的吆喝牲口声中变得浓烈而奔放的。

“白露高山麦”是陇州人的谚语。白露恰似陇州农人的无声号令。白露节气一过,陇州的农人便陆续从山梁到川原,开始繁忙而紧张的秋播了。平日里,寂静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播种机的“嘟—嘟”声,耕牛的“哞—哞”声,合着农人们“嘚儿—嘚儿”的吆喝声,在空旷的田野上汇成了一曲曲无与伦比的天籁,响彻山涧,响彻河畔,连山雀儿也像趁热闹似的一边“嘎—嘎—嘎”,一边在天空中盘旋。秋阳下,晶莹的汗水顺着农人的面颊滚落到种子里,滚落到铧犁上,滚落到泥土里。不出几日,广袤的田野便会铺上一望无际的绿色绒毯,将陇州大地装扮成绿色的海洋,让农人充满无限的希望。

——杨金霞散文《陇州的秋天》

乡下的秋,就这样晒着,眼看着晒了一个来月,然后是白露到了。地里该收的差不多都在收了,庄稼、豆角、花椒、蒜头、核桃、板栗。包谷收了,晾在场院上晒水汽。新稻谷摊在场席上晒,场席边立个草人惊麻雀。谁家的新稻米、新包谷米二合一酿制的米酒成了,从他家门口过,能闻到酒的香。一家酿成了,三家四家都酿成了,村子的米酒香就从村头闻到村尾了。白露一过,天气晴好,村社区工厂给做工的女人们放一周假,地里的辣子正乌红着……那些日子,乡下的农家热闹起来,家家门前有人进进出出。庄稼都收下了,米是新米,包谷是新包谷,红苕是新红苕,河滩上捡的鸭蛋是新鸭蛋,这样待客,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最好的是入夏的小鸡崽子,刚好长到一两斤重,青辣子新木耳爆炒仔鸡,连骨头嚼吃,一大盆上桌,热辣的香气立时弥漫了一屋。做地的男人累了,在社区工厂做工的女人累了,正好歇一歇身架,辣子鸡配新米酒,把秋天的乡村滋润得微醺,整个秋天都微醺了。

——刘云《晒秋》

(本报记者 孙亚婷整理)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