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4日
文字里飞溅着思想的火花

杨广虎

有些书,是要慢慢读的。我的床头,放着仵埂先生的思想随笔录《惊诧与漠视》,时断时续,反反复复,读了半年多,才算基本读完。

随笔,从现在的文学体裁分类来看,也算散文,主张说“理”,文字精短,内容、形式等更加自由和灵活。我觉得,写随笔就要有自己的思想,对社会、历史、文化、人性等有一定的认识深度,也敢用文字准确表达。这样的作者,不仅是学者,也是思想家。在我们日常的印象中,仵埂是一位艺术学院的教授、一位文艺评论家。读了这本《惊诧与漠视》,让我重新深入地认识了他。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这里说的“精神”,就是不甘心,要对自己负责,不断拼搏,敢于斗争,永不言弃。要有精神,先要有思想。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靠自己学习、领悟、积淀等而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全方位、系统、深入地判断问题和未来。作者从日常的小事出发,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人情等相互勾连,深入挖掘,不断哲思,以轻松、自然、灵动、美妙的感性文字,探寻我们身边被蒙蔽的东西,真诚、和善地把我们带入一个思想的“文字国度”里尽情遨游,刷新认知,给予我们心灵的启迪。

《惊诧与漠视》一书收录了仵埂先生近五年的随笔精品文章,代表他当下的思想水平和认知高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界的那一缕讯息”,回望历史人物,对比中西文化,以睿智的笔触记录了时代沧桑巨变在我们生活中的投射;第二部分“缄默与沉思”,探讨了时代与生活的困顿、冲突与缠绕,是对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反思;第三部分“惊诧与漠视”,关注个体的特异性,挖掘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文化密码。

坦率地讲,我比较喜欢“惊诧与漠视”这部分。这部分中,作者对“内心”“异禀天赋”“生命状态”“故土和漂泊”等进行了自我剖析和思辨。轻盈的语言中,我看到了他对日常之物的顿悟。这种顿悟是建立在他将多年的学术积累、艺术感悟和人生体验融会贯通之上的。“仿若天窗打开,让你一下子看到天光云影,这种憬悟带来的精神就是惊诧、讶异,这是突然的开悟之感。”我经常去秦岭,在自然界见到过夏季一场大雨洗礼大地之后,天光云影的壮丽景色;思想上、心灵上的“天光云影”是一种怎样的激动、狂欢、阵痛和惊喜。除了作者本人,我们每个读者都可以通过书中的文字,触摸、感受这种突然的“开悟”。没有简单的说教,在他沉静的文字长河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文中不时飞溅出的思想火花,让我们反思当下、预测未来。这种思想火花,给他温情的文章涂抹上一层向上向善向美的光芒,照进读者的心灵深处。

“在人世间游走,在困厄中守候,在历史中爬梳,在艺术中遨游……”仵埂先生善于观察,用细微的文字,从小切口下笔引出生活大命题,处处飞溅着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不得不反身审视自己、拷问生活。我想,这就是《惊诧与漠视》给我们最生动的“开悟”。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