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4日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甘晖

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陕西拥有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的红色文化资源、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意蕴有三个层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践要求;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取得发展。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快增长;积极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项合作项目等高水平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在社科评奖中加大应用研究的比重和分量,促进研学用深度融合;注重交叉融合,加强重点学术期刊、学术社团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站位,主动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导,围绕党和国家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结合陕西自身特色优势,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二是发挥特色,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改革。继续发挥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陕甘宁革命史、西部资源地理等学科的特色优势,深化文学、史学、管理学等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延安精神、秦岭文化、关中文化、中亚丝绸之路联合考古等领域的特色研究,打造优势学科集群和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品牌;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明确陕西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坚持与时俱进,实行动态调整。

三是注重革新,全面优化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模式,深入落实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加强陕西新文科建设,注重师资团队建设和人才团队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支持机制,持续实施“三秦英才”等系列人才支持计划,遴选支持一批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智库。改革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突出同行专家和社会效益评价。

四是促进转化,提高高质量成果产出利用率。加强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畅通资政渠道。充分利用陕西在“一带一路”上的区位优势,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五是加强保障,因地制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科学决策,加强政策保障。加强有组织科研,鼓励精准定制“一校一策”。另一方面,加大对陕西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创新平台建设、智库建设的投入,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陕西力量。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