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在陕西科技馆的“疯狂实验室”,孩子们参与“火焰掌”实验。
本报记者 霍强文/图
马德堡半球实验、伯努利原理体验……8月2日,在陕西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课上,展教一部辅导员任维祯正带领来馆参观的青少年观众进行物理知识“奇趣”体验。
40分钟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孩子们仍不愿离去,纷纷围着任维祯提问。
“妈妈是工程师,从小就给我讲一些物理、数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对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课特别感兴趣。”西安高新区第十五小学三年级学生于嘉莹说。
“马德堡半球实验让我感受了大气压的存在,老师让我在游戏中学习物理知识。科技馆里真有趣。”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小学生高大川说。
让省内外青少年儿童大开眼界的是陕西科技馆推出的暑期科学体验活动。据了解,7月5日以来,该馆生命科学、科学实验、印染、陶艺4间科学工作室全部开放,推出“微缩绿洲——构建生态奇境”“奇迹桥梁师——构造力与美的挑战”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我们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安排两节科学课,受到小朋友‘热捧’。每节课教室都坐得满满当当。如果现场排队的孩子多,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场。”陕西科技馆展教一部综合主管刘慧高说。
刘慧高介绍,除了科学工作室科学体验活动,陕西科技馆还推出植物科普专题展览、“智竞奥秘·AI挑战者杯”奥运知识答题竞赛、科学家精神主题故事会等暑期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
以植物科普专题展览为例,展览以“探寻植物奥秘,共筑美丽中国”为主题,设有“‘植’得重视”“草木有情”“植物仿生”等多个展区,通过植物标本、互动展项、趣味实验等传播植物知识,带领观众走进植物的精彩世界。
除了植物科普这样的临时专题展,陕西科技馆常设展厅的全息音响、电磁大舞台、人工智能体验等活动也受到青少年欢迎。
“人机对弈、橡胶手错觉等展品让我大开眼界,我希望将来也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西安市中铁中学初一学生李柏君说。
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初二学生王一诺和爸爸妈妈从早上9点开馆一直参观到中午。“这次来西安,除了看兵马俑、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外,我们专门留出一天时间来科技馆。无论是植物展上的‘昙花一现’、常设展厅的‘人体导电’,还是科学实验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一诺说。
7月5日至7月底,陕西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近4万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40%。“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中国流动科技馆陕西巡展、科普大篷车巡展等主题科普活动,把科普‘大餐’送到基层和社区。”刘慧高说。
据介绍,暑期中国流动科技馆陕西巡展分别走进延安子长、咸阳武功、西安蓝田3地,目前已开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动20余场,日均服务公众800余人次;陕西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团队围绕“科技奥运点燃夏日梦想,绿色发展共筑美丽中国”主题,已开展巡展活动30余场,服务公众2.6万余人次。
不只是陕西科技馆。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全省各地科技馆均精心策划了系列主题活动:宝鸡市科技馆推出科学表演秀、机器人课程等9项特色活动;榆林市科技馆策划了暑期科技夏令营、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一‘木’了然”专题科普展览等主题活动;安康科技馆开展了“活力暑假,科普同行”主题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小制作、青少年机器人编程、多学科科技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同等重要。我们将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各类科普活动,进一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科普需求,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科学志向。”陕西科技馆馆长王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