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1日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系统观念

陈波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之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厘清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打好改革“组合拳”。

坚持系统观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把握系统观念,关键是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既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又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面对更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正因为改革方法正确,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确保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更需要统筹谋划。新征程上,只有持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才能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要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合理的改革路径,引领新时代改革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正是因为每个重要改革领域、重大改革举措都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加速形成,推动改革部署系统全面、形成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一往无前。

注重改革的整体性。要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改革整体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有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注重改革的协同性。要保持各领域改革在实践过程中相互衔接、配合、支撑,推动各领域改革同向发力,形成良性互动新局面。正是因为坚持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之间的互动性,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实施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聚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各项改革措施紧密衔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处理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又要重视社会稳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让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系统观念,既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又要发挥好科学宏观调控、有效政府治理的制度优势,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又要把“蛋糕”切好分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统筹兼顾经济增长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兼顾高质量发展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个现代化社会应充满活力又有良好秩序,这需要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改革,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以改革激发法治活力、社会活力,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

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二者同步推进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共谋划、同推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要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善于塑造有利的安全条件和外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为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