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4日
描摹唐宋散文的光彩镜像
——读《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

©摄图网

刘小兵

在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散文堪称两座文学高峰,“唐宋八大家”亦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璐所著的《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从名家及名作的维度,深入探究唐宋散文的独特之处。广大读者亦能从其专业化的阐释中,一窥韩愈等八位散文巨匠对中国古典文学所作的突出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最早可上溯到古代的官府文书,后历经先秦两汉的风雨砥砺,加上六朝骈文的历练淘洗,至唐宋时期,又经韩愈、欧阳修等文人的锐意变革。彼时的文坛,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身文学特色和审美意蕴的优秀作品,将唐宋散文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者据此认为,唐宋散文典范的书写,以及孕育在那些文章中的丰沛艺术力量,深深影响了明清散文的创作。即便在文学繁荣的当下,唐宋散文的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写作技巧,仍对我们的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唐时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由于行文典雅超凡,写作风格多样,一直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才华横溢的大家,自觉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宗旨,用手中的如椽巨笔,以喷薄的才情,或直面社会现实,或讴歌百姓生活,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经典名篇。高璐通过对八位散文大家其人其文的剖析,讲述了他们底蕴深厚的创作缘起,总结了他们的创作成就。

在详细论述“唐宋八大家”散文特色时,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全书还将同时代其他优秀作家,如陈子昂、李白、王维、白居易、范仲淹、李清照、文天祥等人及其散文佳作,例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与韩荆州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等,作了比对性的分析研究。

书中,高璐以各有侧重的写作笔法,分初唐、中唐、晚唐、北宋、南宋等历史时期,对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名家及其名作,从创作理路、写作特色、文学成就等诸多方面细致入微地予以评析。作者在关注这些名家人生经历、性格性情、文学造诣的同时,还以他们的作品为主线,在深切洞悉时代主题的前提下,转而向内探讨这些散文大家的创作特征,归结出唐宋散文于精致典雅中尽展字字珠玑的文辞之美和意蕴深邃的思想之美,进而呈现出唐宋散文卓绝的精神特质。

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代散文宗师韩愈在他的传世名篇《论佛骨表》中,是如何用义正词严、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字,使他的言说于峰回路转中,巧妙达到气势充沛、先声夺人的写作旨趣。柳宗元又是怎样凭借其独创的写作法,以包容的心态摹景、写人、状物,写尽人间风情。

此外,读者还可以了解到在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北宋初期的散文创作为何能开创一代新风;以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文学三苏”,又是如何在笔耕不辍中,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实绩,将宋代散文的写作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苏轼的《日喻》《赤壁赋》等传世名篇,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散文经典。

与此同时,全书还对李清照、文天祥等“唐宋八大家”之外的文学大家,以及他们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解读。书中,作者盛赞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行文绵密、感情真挚;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彰显出拳拳爱国之心,多年之后仍动人心魄,令人难以忘怀……

总体而论,《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作为一本学术型的文学专著,从文学的内在规律出发,描摹了唐宋散文的光彩镜像,展现了中国文学气象万千的魅力。当然,它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去探究。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