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经济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4日
织密气象监测网

本报记者 许奥博 通讯员 唐宇琨

“如今,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6月27日,淳化县方里镇强村村民郑志荣说。

淳化县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以前,我们的气象站网密度不够,覆盖面不足,部分灾害易发区和偏远镇村存在一些监测盲区。区域自动气象站多要素占比低,对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不足,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淳化县气象台台长崔祎晗说。

“4月2日14时30分,我收到了县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14时40分又收到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收到信息后,我迅速向各村负责人转发信息并通知在外村民就近寻找安全地带避雨,在家的村民尽量不要出门。”方里镇镇长杨涛说,“雨停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灾情统计。经过查证,暴雨冲毁了几条生产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气象资料显示,当天13时至16时,方里镇累计降雨量58.8毫米,最大小时雨强49.1毫米,达到暴雨量级。

“自从村里有了气象站,我不再担心苹果因天气影响而受损。”官庄镇袁家村村民王水龙说。袁家村距离县城较远,地形较为复杂,部分区域处于气象站的监测盲区。之前,王水龙只要看到天气不好,就担心自己的5亩苹果受影响。

淳化县苹果种植面积35万亩,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每年6月至7月是当地冰雹的高发期,年均发生冰雹灾害15次左右,给果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进一步织密气象监测网,增强了全县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使预报更加精准化,切实筑牢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淳化县副县长张健说。

不断织密的气象监测网让气象预报更加精准,人影装备的更新也让当地群众受益。郑志荣对此深有体会。“原来,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冰雹,对果树造成极大伤害。”他说,“自从村里人影工作站引进了新装备,近两年我们没有遭受冰雹灾害。”

“今年,我们在全县4个镇新建了4套6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并更新了2套老旧的6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监测水平。我们还新添置了2套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系统,开展防雹增雨作业。”淳化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赵凯说。

更加精密的监测推动了更加精细的服务。下一步,淳化县将加速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现代化,不断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