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经济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4日
西安加快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到2025年,西安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内联外通、数智赋能、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到2035年,建成高效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李妮)6月28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西安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内联外通、数智赋能、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建成高效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届时,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内畅外联,流通市场蓬勃发展,流通主体优质活跃,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西安将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际化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方案》明确,在空间布局上,围绕国家骨干流通走廊和支点城市布局建设需要,结合西安城市流通要素资源分布特点,依托“米”字形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空运输优势,进一步发挥西安“四枢纽一基地”平台功能,构建“双核引领、三极支撑、多点保障”的现代流通空间布局体系,高效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双循环高效畅通。

其中,双核引领是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两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和“自贸+保税+跨境”等外向型功能平台,打造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三大运输通道为主,引领陆—海—空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国际化流通战略枢纽。

三极支撑是以西安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三大平台为重要支撑,依托商储物流、祥云市场、辉煌城配、欣丰农产品、空港冷链物流园和阎良航空综保区等交易市场、物流园区推进流通要素资源集约化发展,培育打造西北流通市场重要增长极。

多点保障是以分布在西安及都市圈周边的农副产品、能源产品、矿产品、综合保税区、商贸市场、大宗商品等不同类型的流通交易平台、物流园区和配送站点等网络节点为依托,进一步构建“干支仓配”一体化的现代流通网络,服务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需求,引领西北流通业提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西安的发展定位是面向中亚南亚西亚的国际化流通战略支点、全国骨干流通走廊绿色低碳示范区、西北蔬菜应急保供基地、西安都市圈数智供应链创新发展高地;主要功能是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商贸流通的辐射带动能级,发挥西安陆港、空港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通达连接作用,助力农产品农资、能源产品和矿产品等重要物资高效率、低成本流通;作为西北地区蔬菜骨干流通走廊“廊主”城市,与对应产地、集散地、销地开展产销对接和分工协作;保障全国农产品农资流通走廊建设、支撑全国能源产品流通走廊建设以及助力全国矿产品原材料流通走廊建设。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