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赵瑞峰在工作面排查液压系统。 本报通讯员 徐峰摄

李艺强(右)在安排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杨晓梅
盛夏到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热浪滚滚,导致社会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前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预计,今夏陕西电网日高峰最大负荷同比增长15.2%,较夏季历史最大负荷增长10.7%,晚高峰最大负荷同比增长13.0%。
电力保供面临较大压力,各大电厂煤炭消耗量显著增加。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的陕西,该如何答好今年迎峰度夏电煤保供这道考题?近日,记者深入生产运输一线进行采访。
“让采煤机好好转”
6月18日10时,榆林神木烈日当空。
陕煤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检修班班长赵瑞峰,按照既定工作安排,一早就下井检修S1233工作面的采煤机了。虽然地下百米深的矿井里凉意十足,但赵瑞峰的额头上仍挂着汗珠。他要赶在16时前完成检修,让采煤机恢复正常运转。“S1233工作面日均产量保持在2.8万吨左右。”赵瑞峰说。
赵瑞峰今年36岁,已在采煤一线工作16年。这些年里,井下的采煤设备越来越智能,矿区管理智慧化水平越来越高,赵瑞峰的工作理念、方法、工具也一变再变。
“让采煤机好好转,这是硬道理。”赵瑞峰说,公司创新实施“5+1”生产模式,检修质量提升的同时,机电事故率同比下降20%,目前运用这种生产模式的3个采煤工作面,原煤日产量稳定在6万吨左右,较原来提高了4000吨。
让赵瑞峰感到高兴的是,今年S1233工作面创新应用5G视频和AR智能巡检系统,原煤月产量突破了95.5万吨,刷新纪录,获评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一等级。
不仅如此,今年,陕煤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机关(中心)包保基层区队机制。“我们建立了‘问题马上办’微信群。群里既有公司领导干部,也有各部门(中心)业务人员。群成员可以随时反映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赵瑞峰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机微信,“如遇重大检修、高风险作业或工作面初采未采等关键节点,包保部门会派出‘特派员’给予生产一线技术指导和现场安全监督,确保煤炭产量稳中有升。”
“保量”是能源保供工作的关键之一。眼下,高温来袭,省内300多处煤矿开足了马力生产,在确保省内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煤炭及电力等能源南下、东进,当好“动力源”。
每日装车保持满负荷
6月18日,时近正午,一列满载煤炭的火车从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曹家滩装车站驶出,预计24小时后抵达“两湖一江”地区。
“进入6月后,全国多地气温持续走高,居民用能和企业用能需求持续增长。近一周,我们每天发运的运煤专列达17列以上。”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销售中心负责人焦龙祥说,截至当日,公司今年已累计发运煤炭专列2114列,同比增长2.7%。
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是我国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开发的大型煤矿,也是陕西能源保供主力矿井之一。2023年,该公司核增产能2500万吨/年。
今年,国家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水平。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加强煤炭铁路运输,运煤专列提速“驰骋”。
作为该公司销售中心的负责人,焦龙祥现在每天最操心的是车辆能否按时到位、天气情况如何以及铁路环线的安全问题。
“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引起铁路钢轨内部应力剧烈变化,可能导致绝缘轨缝顶死、连接零件破损,甚至钢轨热胀变形。”焦龙祥说,“我们要定期与靖神铁路公司沟通协调,加强线路的管理养护,抓好钢轨硬弯矫直,防止列车非正常停车、车钩分离以及路外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该公司从计划衔接、机车调运、调整施工等多方面入手优化煤炭铁路发运组织方案,加大与销售公司、选煤公司等单位沟通协调,强化捆绑加固、装车作业环节的管理,确保每日装车保持满负荷,坚决杜绝“车等煤”或“煤等车”现象。“我们采取‘铁运+公转铁+地销’三轮驱动销售模式,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定制发运模式。”焦龙祥介绍。
今年,集装箱发运方式因清洁、快捷、方便转运的特点,成为很多用煤客户的首选运输方式。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加速技术改造、优化组织模式,创新“公铁联运”模式,并为客户提供集装箱原箱下水、原箱上岸、直达客户门口的便捷服务,满足省内外用煤客户需求。
释放“北煤南运”大通道运能
“71451次司机靖边东站7道发车!”6月20日15时10分,靖边东站值班员王文杰在运转室里向司机下达了开车指令。
这已是王文杰当天连续工作的第7个小时。从2019年毕业进入靖边东站工作以来,王文杰早已习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接发列车,计划编制,列车编组……近期,浩吉铁路车流增加,王文杰每天需要接听上百通电话、下达近百个列车开行指令。
“6月以来,靖边东站日均装车33.4列、接发列车138对。”王文杰说。
靖边东站是浩吉铁路集运端最繁忙的区段站,被誉为“浩吉铁路的心脏”,周围十几条运煤专线运输的电煤,都要在这里进行“集结”,之后一路南下。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终到江西吉安,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
浩吉铁路的开通,改变了过去我国煤炭资源先由西向东,再经过海运江运才能到达华中地区的运输方式。通过浩吉铁路,陕西优质的环保动力煤最快24小时到达“两湖一江”地区,比海运江运运输方式用时缩短了15天至20天,比既有铁路运输方式用时缩短了2天至3天。
近3年,陕西通过浩吉铁路发送的煤炭量成倍增长,占浩吉铁路全线发运总量的九成以上。
今夏,为充分发挥浩吉铁路能源运输大通道作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优化运输组织,加强机车供给,倒排任务进度,强化装车组织,压缩装车站作业时间,确保列车加快输送。该公司管内延安运营维修段作为浩吉铁路运营管理单位之一,坚持每日10时之前与靖神铁路陕煤销售公司、靖边东站营业室负责人等对接次日运输需求,每日22时前完成靖神铁路配空,靖边东站值班员提前安排列检、货检、列尾、机车换挂等工作。
“陕西的煤来了”
6月22日6时42分,一列奔驰20多个小时的陕煤集团运煤专列驶入荆州煤港,卸煤场内开始嘈杂起来。
荆州煤港是长江沿线重要的煤炭运输储备基地,地处浩吉铁路与长江交汇处,是水陆联运最直接、最便捷的节点,也是我国内陆地区煤炭铁水联运的枢纽。通过浩吉铁路运输的部分煤炭就从这里装船,发往湖北武汉和宜昌等城市。
陕煤华中煤炭销售有限公司港口贸易管理部工作人员李艺强已在这里“驻扎”3年。“火车汽笛一响,就是咱陕西的煤来了。”李艺强说,“今年上半年,陕煤华中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在荆州煤港累计销售煤炭346万吨,有力保障了‘两湖一江’地区煤炭稳定供应。”
成立于2021年的陕煤华中煤炭销售有限公司,是陕西保供“主力军”陕煤集团为提升华中地区保供能力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入夏以来,气温快速攀升,华中地区煤炭需求大增,李艺强和同事们更加忙碌: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详细的港口装船作业保供计划,明确煤炭入库、出库、装船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数量要求……可喜的是,公司在荆州煤港建设的智慧能源监控平台近日正式启用,通过该平台不仅能实时、准确监管煤炭专列过磅进站、卸煤以及煤炭仓储、装船等流程,还能更智能、高效地安排铁水联运煤炭装卸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这让李艺强和同事们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
“去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总计发送煤炭49.8万吨。今年,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央及我省能源保供决策部署,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全力做好能源保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李艺强说。
能源保供关系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7月,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步入关键期。陕西作为能源保供大省,其产业上下游将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人民群众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