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刘居星
一个小区里的党群驿站,能发挥哪些作用?
6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千渭街道厂区街道社区宝隆世家小区的若比邻·悦心驿站。驿站门口的墙上像是有一个“百宝箱”,钳子、螺丝刀、雨伞等便民工具一应俱全,墙上还整齐地挂着各类证件办理流程。
驿站内不时传出孩童清脆的笑声,社区专职网格员冯芝萤正带着几名学龄前儿童做手工,旁边的亲子阅读区,有家长陪着孩子阅读书籍。在剪纸工作室,居民李莉拿着一个剪纸图案认真临摹。她告诉记者,每周二和周四,剪纸非遗传承人蔺玉英都会来这里义务教授剪纸技艺。驿站最里边的房间墨香弥漫,在这里,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杨天成常与居民群众交流书法艺术,每到寒暑假,还会为学生开展书法培训……
这个建在居民家门口的党群驿站,以丰富的功能和贴心的服务为群众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在宝鸡市,这样的驿站还有350多个。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动组织下沉、阵地下沉、服务下沉,利用小区、楼栋、园区、广场、公园等便利空间建设各类驿站,将服务阵地拓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阵地——
离居民越来越近
“不是外边的理发店去不起,而是小区义剪更有性价比。”6月24日上午,在高新区蟠龙路社区大城际小区室外红色驿站,正在排队理发的几名居民开着玩笑。
蟠龙路社区是一个商住混合社区,辖区资源丰富。当天,社区党委协调辖区理发店,走进小区红色驿站开展义剪活动。
89岁的居民陈立新在儿子的陪同下过来理发。“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义剪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帮我解决了理发问题。”陈立新说,“除了义剪,驿站还会定期开展义诊、反诈骗讲座、文艺表演等活动,大家都会踊跃参与。”
这个红色驿站就建在大城际小区的中心凉亭,居民平时没事也习惯来坐坐。因此,这里也是居民群众的议事场所。前不久,因为小区绿化问题,社区组织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在这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
阵地建在家门口,才能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为民利民惠民措施落到实处。在宝鸡市大剧院南侧的渭河生态公园,一处园中驿站是市民应急避雨、饮水休憩的好去处;金台区坚持“就近就简、便民惠民”原则,利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阵地及单位小区、企业工会公共活动场所等处“可腾、可租、可建”的闲置资源建成党群服务驿站,将其作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治理服务的基本阵地。
宝鸡市积极推动阵地下沉,改造提升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小区活动场所,为小区党组织议事和居民群众开展活动、休闲娱乐等提供场地;在繁华街区建立红色驿站,重点面向流动人口、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歇脚、热饭、饮水等暖心服务;在公园绿地、城市广场,依托治安岗亭、城市书房等搭载服务内容,实现一站多用、共建共享。
资源——
向基层下沉集聚
虽然只有不到20平方米,陈仓区虢镇街道城南社区盛世华庄小区门口的驿站却十分热闹。驿站内,几名居民正在手工制作“扭扭花”。在志愿者王海娥的指导下,不一会儿,一朵朵用扭扭棒制作的百合花在大家指尖“盛开”;另一侧的小圆桌上,社区工作者帮助老人在手机上进行养老保险资格认证。
“驿站位于大型小区门口的广场,对面是陈仓区市民中心,人流量大,我们就统筹辖区资源,不断丰富驿站服务功能。”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欣艳介绍,社区结合党员“双报到”,依托驿站先后开展“微调研”“微心愿”“微关爱”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安全培训、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服务。
每到傍晚,社区链接辖区资源,在驿站附近提供价格实惠的包子、肉饼、小菜等餐食。社区还链接日用品供货渠道,整合公益资源,开展公益集市,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原本这里只是一个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休息场所的小驿站,因为众多资源下沉聚集,变身集党员活动、志愿服务、知识培训、便民助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小屋。
依托各类党群服务驿站,宝鸡市积极推动资源和服务下沉:深化“双报到”活动,社区党组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布活动,在职党员、公职人员认领服务,在小区设立流动办公桌,将服务“送上门”,让群众“少跑腿”;开展共驻共建,社区党组织积极对接优质社会资源,组织辖区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进小区,把资源力量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
聚焦需求拓展延伸
为更好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陇县统筹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局等沿街机关单位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建设不同功能的红色驿站。其中,陇县烟草局改造建设的红色驿站紧邻保险公司,考虑到去保险公司办理业务的群众经常需要复印相关资料,该红色驿站添置了相关设备,为群众提供免费打印、复印服务。
“对我们来说,这是举手之劳,但能有效解决群众困难。”红色驿站工作人员马亮说。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随着党群服务驿站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驿站“植入”“嵌入”产业园区、大型商圈、重要交通枢纽,成为“15分钟公共服务圈”的重要节点,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位于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一楼大厅的园区驿站,为服务园内中小企业而建,引进了库迪咖啡等商业体入驻,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会客洽谈、交流研讨、党员学习和开展团体活动的红色共享空间。
渭滨区互联网产业园党总支依托园区驿站,与各单位、企业开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构筑党建和企业发展共同体。驿站链接渭滨区行政中心资源,走进园区进行业务上门办理、政策宣讲;联系园区外党组织,跨行业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促成项目投资与合作;举办园区政银企对接会,开展帮企解困、为企分忧、促企发展活动,为15户企业解决了1200万元的融资问题。
随着各类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的日益完善,党群服务网格不断织密、触角不断延伸、功能更加完善、“用户画像”更加精细,“开展活动到驿站、遇到困难找驿站、服务奉献去驿站”成为党员群众的习惯和常态,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流淌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