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席晨
驱车从连霍高速武功收费站驶出,迎面就是武功县跨境电商孵化展示中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的新地标,彰显着这座西部小城向更高目标看齐的雄心。
10年前,面对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武功县抢抓机遇、从零做起,结合区位优势及县域产业特点,蹚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突围之路。10年间,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电商物流发展成为县域“首位产业”,不仅让当地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也让电商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敢闯敢试。更为重要的是,武功县把发展壮大电商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电商产业的“拔节生长”提供沃土。
时代在发展,数字经济浪潮下,电商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是拥抱发展新机遇,推动优势产业“更上一层楼”?对武功县而言,答案毫无疑问。
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举办跨境电商培训班,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率先参与,带头“换脑筋”、转理念;出台相关政策,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培养人才、靶向服务……采访过程中,记者从企业的发展故事和当地政府做优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武功县角逐新赛道的坚定决心。
更优的营商环境能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只有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条条梳理明白,把企业项目发展中要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好,以“绣花”功夫做精服务保障,才能让各类经营主体心无旁骛闯市场、谋发展,让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