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严文武
“自从有了定点摊位,我再也不用东跑西躲‘打游击’了!”6月13日,商贩李迎利在咸阳市秦都区吴家堡街道文林路便民疏导点摊位前,一边招呼着络绎不绝的顾客,一边高兴地说。
李迎利能安心经营,得益于吴家堡街道推行商贩商户进市场、进门店、进小区和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遮阳伞、统一标识(餐饮)、统一垃圾回收(餐饮)、统一餐车的城市治理模式。该模式让300余名流动商贩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实现了便民而不扰民。
“吴家堡街道低收入群体多、老街小巷多,以往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十分严重。”吴家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易轩说。
近年来,吴家堡街道立足实际,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实现老街小巷“烟火气”与“气质颜值”双提升。
针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突出问题,吴家堡街道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厂房建起可以提供200个摊位的文汇西路便民市场、纺电器材厂市场,实现规范经营;在联盟三路南口等处设立6个临时便民疏导点,实行“六统一”管理;搭建辖区商铺出租信息平台,让商铺、商贩供需及时对接,有效利用资源。
为发挥商户守护市容环境“主角”作用,吴家堡街道还建立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商户联系点,畅通商户建言献策渠道;定期召开商户、企业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难题;组织商户参加“沉浸式”“体验式”综合执法活动,增强其守护市容市貌的行动自觉;实行网格长(网格员)“1+N”包抓商户办法,向网格内的商户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治理“金点子”,让商户成为市容治理的编外服务队;对辖区1000余家沿街商户评星定级,打造诚信守法经营模范户,创建党员示范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为美化街景街貌,吴家堡街道还建成了吴家堡“口袋公园”等5处休闲活动场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对辖区12条街道、小巷的卫生及秩序,实行路长、网格长、环境管理员三级包抓,责任到人、到门店;依托辖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新风尚;打造3条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传统文化特色主题街区,拆除4处违建;启动背街小巷亮化工程,让巷道夜景明亮美丽。此外,他们还联合咸阳市秦都区交警大队,在辖区划定停车位,设立警示牌,公布车辆乱停举报电话,对背街小巷纠违疏堵。
“只有把准脉,看准病,下准药,找准城市管理的短板弱项,才能有的放矢,让街道小巷既有烟火气,又不扰民,让辖区景美、人和谐。”李易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