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付玉玮
燃气安全,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关系着千家万户。
城中村人多、屋多、餐饮门店多,燃气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扎实开展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西安市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现场会在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田家湾村召开,各区(县)相关部门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城中村燃气安全管理路径。
燃气安全试点改造成效显著
雁塔区共有8个城中村10万余名居民,流动人口多。其中,田家湾村总人口2万余人、餐饮门店220余家。
6月5日,记者在田家湾村看到,每家餐饮门店的入口处都张贴了燃气安全主题宣传海报和安全用气公开承诺书,店内环境明亮、整洁。
12时许,一家重庆自助火锅店内,正在用餐的市民李新说:“我几乎每天中午都来田家湾村吃饭,尤其最近感觉到村里的变化很大,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在这里用餐,我们放心。”
今年以来,雁塔区启动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以田家湾村为试点,按照“边查边改、健全长效”思路,全面排查燃气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田家湾村村委会副主任贾随州介绍,村委会不仅拿出专项经费,还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在每个村组安排2名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及时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处”。
截至目前,雁塔区对田家湾村220余家餐饮门店开展了多轮次、全覆盖、大起底式排查,共发现安全隐患340个、规范燃气报警器134个。同时,要求所有餐饮门店张贴安全用气公开承诺书、注意事项、宣传海报,营造安全用气氛围。
“短短几个月,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底数也更加清晰。我们村干部心里更踏实了,群众参与村里的工作也更加主动了,大家都在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提起村里如今的变化,贾随州感触颇深。
完善体制机制 形成整治合力
从整治典型到推广经验,不到半年时间,雁塔区和田家湾村都做了什么?
雁塔区副区长王宇楠介绍,田家湾村结合实际,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商户自查、村组普查、行业巡查、街道督查”四级联动机制,制定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流程图,明晰整治标准、步骤,解决“怎么管、怎么查、怎么改”的问题。
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雁塔区高位推动,成立雁塔区燃气安全整治工作专班和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动公安、消防、应急等6个部门和10个街道,制定燃气安全整治系列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各项责任。
“前段时间,我们在田家湾村燃气安全整治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符合雁塔区区情的‘一办四组’燃气安全整治工作机制。”王宇楠介绍,“一办”指整治办公室,设在村委会,负责整体的协调统筹安排;“四组”指政策宣传组、隐患排查组、整改服务组及安全验收组。这四个小组互为依托,形成宣传、排查、整改、验收、归档全链条闭环管理。对于难以甄别是否整改到位的问题,整治办公室将邀请3名以上专家进行现场研判,给予专业意见。
目前,“一办四组”燃气安全整治工作机制已在全区8个城中村推广。
如今,在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护航下,雁塔区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形成了“村组吹哨,区街报到,要素聚集,形成合力”的局面。
燃气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筑牢燃气安全防线,需要群众自发提高燃气安全意识。
“民法典中有关燃气安全的条款,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普通橡胶软管需更换为符合使用年限、安全系数较高的燃气专用连接软管,大家购买时一定要看准是否符合标准”……6月5日14时许,在田家湾村村口,燃气安全小课堂开讲,不少群众驻足听讲,还有商户、租客主动咨询燃气安全相关问题。
这是雁塔区推进城中村燃气安全整治、让燃气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的具体实践。
在村口循环播放燃气安全主题警示宣传片,以案说法更直观;在村内显眼位置、餐饮门店入口处张贴燃气安全主题宣传海报,让安全教育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为餐饮从业者、群众发放应知应会手册,让大家易学、易懂……雁塔区全方位发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燃气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此外,雁塔区还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教学,针对群众不知如何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难以甄别是否整改到位等问题,给予专业指导。雁塔区各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发动群众力量,建立案例通报机制和违法行为举报机制,严查违反燃气安全的行为。
“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制定科学的工作机制,让燃气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建设平安城中村。”王宇楠说,下一步,整治工作将逐步由燃气安全向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等领域延伸,稳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