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马腾
营商环境强不强、优不优,不仅事关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成效,也直接关系当地竞争力的提升。
最近一个时期,榆林经济运行释放出向好信号。今年4月,榆林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发展领域项目共有48个,总投资295.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7.66亿元,分别占本次开工项目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的74.7%、76.1%,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112亿元、实现税收14.5亿元。这体现出榆林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据上扬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在榆林投资的信心,也反映出榆林营商环境持续提质优化。
榆林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扩展服务半径、延伸服务链条,持续加强数字赋能,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正是榆林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的秘诀之一。
日渐优化的政务服务催生了项目审批“加速度”。如今在榆林,提前完成“一件事”已经成为常态。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天办结;项目获批“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仅用30天,优化营商环境跑出了“加速度”。
“营商”变“赢商”,榆林一直在路上。现在,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企业,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从榆林的实践中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只有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真心实意帮扶企业,精心呵护、培育经营主体,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政策举措,才能增强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