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深度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2日
王勇超:栽下一棵文化的“大树”

本报记者 魏伟 陈志涛

5月22日中午,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年近70岁的王勇超准时出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展厅、项目工地之间来回穿梭,只为博物院的建设能再快些、再好些。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投身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曾先后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由民间力量兴办的一家民俗类博物院,其规模之大、藏品之丰,全国罕见,反映了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民艺、民情。

在介绍博物院“家底”时,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共有民间艺术、传统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九个类别的藏品,涵盖8600余根拴马桩、40余座明清时期关中传统民居院落,以及5万余件(套)石雕、木雕、砖雕、字画等文物。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凝结了王勇超多年的心血。“为了办好博物院,我有过很多乐趣,也没少受罪,整天‘拆东墙补西墙’,但不曾后悔过。”王勇超说。

1985年进城打工时,王勇超想的是如何在西安扎根。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近40年后的今天,他会在西安南五台栽下一棵文化的“大树”,并成功开枝散叶。

“早年间,我开建筑公司挣了些钱,但自从看到关中民间文化保护令人担忧的状况后,就决心为文化事业做点事情。”王勇超说。

恰恰是这个念头,让王勇超从此与文化事业结缘。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发现,关中地区的皇家遗存已广为人知并受到较好保护,但许多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却在悄然消失。”王勇超说,了解情况后,他再也坐不住了,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年廿余,遍寻访于关中;行程十万,广搜求于三秦。小至烟斗,大至园林。戏楼家祠,祖殿浸寻……”王勇超征集文物的经历,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所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赋》碑刻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年累月,王勇超征集而来的文物何止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即便是数千平方米的库房,也难以容纳。

如何妥善安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私人办博物院?鲜有所闻。

但王勇超还是咬咬牙,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进建设工作。从聘请专家论证、制定规划、绘制图纸,到直面质疑、筹集资金、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王勇超硬是把博物院办起来了。

“出于对文化的热爱、对老祖宗的尊崇、对历史的敬畏,我希望自己能有更高的文化追求。尽管一度很难,但我挺过来了,而且在抢救文化遗产、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归宿。”王勇超说。

正是凭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贡献,王勇超赢得了博物院上下的钦佩和追随。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人人提起王勇超都会尊称一声“先生”。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兰说:“先生每天基本上是‘一身汗、两脚泥’的忙碌状态,与人交谈时三句话不离民俗文化艺术,影响并带动了一批人。”

“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有责任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立足于民俗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想要为留住民俗文化的‘根’尽一份微薄之力。”王勇超说,“尽管快70岁了,但我还想抓紧时间多做点事,把民俗文化的根留住,让它重新发芽,重新绽放,结出丰硕果实。”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