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深度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2日
守望民俗文化 延续文明根脉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修复重建的关中传统民居一角。 受访单位供图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门。 受访单位供图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展出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构件(5月21日摄)。 本报记者 陈志涛摄

本报记者 魏伟 陈志涛

孟夏时节,关中大地渐渐燥热起来。向南去,进入秦岭的清凉世界,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出行选择。

终南山下,清幽古朴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游人如织。每个游人未必都是为了访古探微而来,但在离开时,却都收获了一段韵味悠长的文化慢时光。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在这里,当人们看过精雕细刻的拴马桩、穿过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之后,老秦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穿过时空隧道,带着鲜活、浓烈的气息直扑访者面前,“讲述”着关中民俗艺术的根脉源流和历史积淀,彰显着民俗文化遗产的活力和魅力。

把“石头”往山里背

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入口处起,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一根根造型各异、雕刻精美的拴马桩有序地排列在道旁,延伸至博物院的每一条干道上。

“多年来,博物院抢救式保护、收藏了8600余根拴马桩,数量、种类居全国之冠。”5月21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教部主任马晓青介绍,“其中,拴马桩展厅所展示的169根,是博物院所藏拴马桩中的精品,也是中国民间石刻的代表。”

“这是乾隆十九年狮子拴马桩,是少见的带纪年铭文的拴马桩。”

“这件道光年间的六千三百文人物驯狮拴马桩,不仅记录了拴马桩的制作成本,还佐证了当时的土地价格。”

……

循着马晓青的解说,一根根造型独特的拴马桩化身为一件件无声的文化符号,“讲述”着一段段久远的历史记忆。

这些拴马桩缘何聚集于此?这要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创办人王勇超说起。

王勇超说,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散落在乡间的拴马桩后,立刻被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民俗文化精品吸引住了。当时,农户们将拴马桩用于修建茅厕、砌垒猪圈,甚至砸碎后用来铺路;有的外地商贩趁着“文物热”,大肆收购并倒卖拴马桩。

“这东西在农村越来越少。我们把它们收下来进行抢救保护,实施集中保管。”王勇超说,“我想收集一批好的拴马桩,把它们留在关中。”

从此,在关中大地的山塬沟壑间,王勇超带着资料,领着团队,请上专家,踏上了漫长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之路。

与之相伴的,是持续近20年的质疑、误解和偏见。

“你把石头往山里背哩,把没人要的烂石头弄来,这是啥值钱东西?”

“这娃疯了,搞建筑挣了点血汗钱,换一大堆石头,能吃还是能喝?”

……

对此,王勇超总是一笑置之:“拴马桩里头的学问很多。它的历史文化意义,早已超出了当初的实用价值。”

“从拴马桩到饮马槽,从上马石到石门楣,从石雕、砖雕、木雕到关中传统民居……只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精品,我能多收就多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收藏。”王勇超说。

“民间遗留着大量珍贵的民间艺术,这是我们祖先千百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东西正飞速消逝。这些宝贝一旦流失就无法再生了。所以,我就下决心搞收藏。”王勇超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2008年12月,占地面积近500亩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

行程数十万公里,发动3000余人次,耗资数亿元……王勇超倾其所有,收集了8600多根拴马桩,40余座即将倒塌拆除的明清时期关中传统民居院落,5万余件(套)石雕、砖雕、木雕、字画等文物,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地方戏曲、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民艺、民情。

把传统民居“搬”进博物院

进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进入了青砖灰瓦的古建世界。

白水的赵家门楼、大荔的阎敬铭宅院、澄城的崔家槐院……曾经,这些关中传统民居散布在渭北大地,相隔百里之遥;如今,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它们比邻而居、隔街相望,仿佛奠基之初便在一起。

对于这一修复效果,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副院长、国家级非遗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顺利颇为满意:“许多参观者进来后,都觉得这就是一条原汁原味的明清老街,没有新建街区的割裂感、不适感。这表明我们的保护修复工作是成功的。”

那么,这些传统民居是如何“搬”进博物院的呢?

“这些传统民居可以说是我们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王勇超坦言,“我们发现,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不少关中传统民居面临房倒屋塌、接近消失的境地。如果今天不保护,明天可能就成为一堆废墟了。”

在他看来,关中传统民居深深扎根于民间,蕴藏着关中民俗文化的渊源和血脉,不应落得这般恓惶局面。

“异地迁建保护!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把分散的古建筑进行集中安置、优化整合。”王勇超想这样做,然而实施起来格外艰难。

从小热爱古建筑的胞弟王顺利,成了王勇超的得力助手。

“明清建筑构件繁多,异地迁建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收来时都是杂乱的。重建过程好比是把积木拆卸了重新搭,比盖新房面临更多技术难题。”王顺利说。

搬迁前,绘制图纸、摄像、拍照、编号、包装等工作,一样都不能少。

运输途中,木雕构件、花格窗门、砖雕图案等都是易碎件。当时的路坑坑洼洼,有时需要先装半车沙子,再装这些易碎件。

重建时,必须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古建筑的框架能和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件完全匹配。若是构件缺损,则要复刻一模一样的款式。

慢工出细活。王顺利和他的团队迁建一座传统民居平均要耗时3年。其中,耗时最长的阎敬铭宅院,光是准备工作就花了3年,修复又花了5年。

作为清朝户部尚书的府邸,阎敬铭宅院为两进两院式布局,宽敞雄伟、气势恢宏。尤其是高达10米的上房,运用了大量的斗拱、彩绘、木雕、石雕以及特大马头墙,结构繁复、装饰精美,重建难度极大。

“原宅在20世纪50年代已拆毁。我们从阎氏后人手中收购了残余建筑构件,对照原宅照片,又到旧址进行实地测量,最终还原了阎敬铭宅院大气磅礴的样貌。”王顺利说。

重建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图纸,王顺利只好自行绘图,并尽可能贴近古建原貌;工程无法承包出去,王顺利只能带着200多人的施工团队干,还得反复确认大伙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设想。

“可以说,我既是设计师,又是包工头,还是民工,有时半夜突然有了灵感,就立马跑到施工现场进行验证。”王顺利说,所有传统民居的异地迁建,他都按极致的标准去做,力求还原古貌,而品质更胜于古。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抢救的40余座传统民居院落,已有近30座迁建完毕,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曾这样评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了很多很好的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功不可没,对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传统民居保护,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也得考虑传承的问题。我们既要传承古人的建筑思想,也要结合当代的审美和使用需求,真正使传统民居成为对话历史、融合古今的载体。”王顺利说,“我希望在保护好关中传统民居的基础上,能把多年所学所得传承下去,对现代建筑发展有所启迪。”

把文化根脉扎下去

5月22日,青山如黛,万木葱茏。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切身感受关中民俗风情。

当天,109名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高二学生在这里开展“行走千古长安 穿越周秦汉唐”主题研学活动。观赏华阴老腔表演,是他们此行的第一项活动。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铠甲马上鞍,大小军校齐呐喊,推动人马到阵前……”

随着一声苍凉高亢的唱腔,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华阴老腔剧团拉开了演出帷幕。

6位表演者手持月琴、马号、板胡、大锣等乐器,一人主唱,众人伴声,或坐或站,尽情展现华阴老腔的魅力。在一声声粗犷豪放的曲调中,乐器声、吼唱声、木头敲击板凳声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赳赳老秦的嘹亮声势。

随着节奏起伏,台下学生不住欢呼,掌声雷动,并选出数名代表上台互动。

李秀敏是参与互动的学生之一。她说:“现场观看、学习华阴老腔,和平时在电视上观看的感受完全不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表演者澎湃、热烈的情感表达,感觉非常震撼。”

自2008年博物院建成以来,该剧团便在院内常驻,十六年如一日唱响华阴老腔的奋进之音。剧团团长王合理说:“我们会一直唱下去,为华阴老腔发扬光大出一份力。”

类似的研学体验活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有很多。

今年上半年,博物院举办“古建之光——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科普展”,带领观众探寻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展览现场,工匠师傅演示木雕、砖雕手工制作技艺,直观展示古建魅力。

“大国工匠,手艺精湛!”

“此展令人震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很有价值,全社会都应该支持这项工作。”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非遗办主任梁挺说:“3个多月来,借助这一展览,4万余名游客了解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前世今生,光是这些深情的留言就写满了厚厚几大本。”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不断挖掘藏品、传统民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针对不同人群,推出民俗文化、非遗展演,策划了华阴老腔教学、木版拓印、书法临摹等一系列研学体验活动。

“民俗文化的‘根’在民间。”王勇超说,博物院要让新时代的游客有机会重返农耕文明的精神家园,重温祖先的生产生活。

“我期待,将来能把博物院建成一个民族文化展览和学术研究的艺术殿堂,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文化根脉,为世间留下一笔文化财富,守住一方精神家园。”王勇超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