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1日
“银发巧匠” 巧手玩转“指尖经济”

6月2日,陈润其在家中直播销售高粱秆制品。 本报通讯员 邓聪摄

本报通讯员 邓聪

“看这些用高粱秆做的葫芦、笤帚多精美,全部是纯手工制作,每件只要30元至50元……”6月2日,62岁的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陈家井沟村村民陈润其在家中直播销售他的高粱秆制品。不一会儿,他身后的手工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看到陈润其做的手工艺品很受欢迎,67岁的村民杨菊芳拜他为师,学习制作高粱秆产品。“现在,我一边制作销售,一边教周围的朋友如何变废为宝。”杨菊芳口中的“宝”,是她用废弃高粱秆做成的高粱秆盖子,既让闲置资源得到利用,又给她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在这些“银发巧匠”的精心制作下,高粱秆不仅变废为宝,还深受人们喜爱。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积极为高粱秆加工户搭建电商平台,架起乡村优质手工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

“我们中心坚持‘党建+乡贤+产业’的发展模式,新建了手工产品展示展销厅和网络直播间,展示销售手工产品。在陈润其等一批‘银发巧匠’的示范带动下,预计今年中心手工产品收益可达120万元,带动350名村民增收。”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王月胜表示,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便民服务中心结合他们的特长和意愿,鼓励他们发挥余热,打造出一支独特的“银发生力军”。

71岁的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村民刘文旗,擅长制作老烟杆等手工艺品。玉家河镇政府和赵家畔村驻村工作队在太极圣境景区和互联网上帮他销售产品,不仅让他有了稳定收益,还带动了有意愿的村民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实现多元化增收。

如今,在“文旅+互联网”的助力下,刘文旗和村民的手工艺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清涧县采取“搭平台、抓产业、强培训”等有力措施,鼓励各乡镇“银发巧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群众在家“零成本”创业,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