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王建霞 刘东
每年立夏以后,水产养殖普遍进入繁忙期。5月24日,汉阴县在丰都殿水库举行桃花鱼苗投放仪式。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桃花鱼苗投放到丰都殿水库。
“桃花鱼苗不仅适应能力强、存活率高,还具有成长快、周期短、养殖成本低等特点。今年投放的1000万尾桃花鱼苗,预计能产商品鱼30万公斤,产值达1200万元。”汉阴县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桃花鱼水产养殖负责人刘定龙介绍,“桃花鱼深受群众喜爱,在当地有良好的市场。我们同县内水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销售订单,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汉江、月河分流其间,水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汉阴县抢抓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机遇,将生态渔业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水库养殖、池塘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202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7245吨,产值1.3亿元,生态渔业产业链产值3.44亿元。该县先后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南美白对虾等特色水产,此次更是瞄准桃花鱼的市场潜力,拓宽渔业发展新路。
“我们将以生态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聚焦汉阴桃花鱼这一品种,打造一条以汉阴桃花鱼为主的生态渔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市场经营主体,策划包装一批项目,树立好桃花鱼这一品牌的‘五个一’总体思路,稳步扩大养殖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力争通过2年至3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以桃花鱼为主的汉阴生态渔业发展产业链,实现生态渔业倍增目标。”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沈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