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齐珂雨
在文化传承的坐标系上,汉调二黄对中华戏曲和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汉调二黄也曾陷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发展措施不断完善,让汉调二黄得到了有效保护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打造精品剧目,培养年轻演员,融入流行元素,全面宣传推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历史悠久的汉调二黄变得越来越“年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一局面令人欣喜。然而,戏曲在守正创新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保护传承发展好汉调二黄,一方面,要留住演员。相关部门要为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促进剧团持续健康发展,为剧团及演员的成长提供丰厚“土壤”。只有让真正热爱表演艺术的优秀演员体面地生活下去,才能让观众欣赏到精湛的表演,才能确保汉调二黄薪火相传。另一方面,要培养观众群体。只有拥有了黏性强的观众群体,优质作品才有更多被看见的机会。要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戏曲+”的深入实践,创新汉调二黄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汉调二黄。
走好汉调二黄的保护传承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汉调二黄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