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王佳伟
5月16日,在位于洛南县的商洛经开区,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尾矿泥车间内,设备轰鸣。工人们在进行硅石提取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些废料是制作新型建材的原料。
“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尾矿泥可以做成新型建材,从而实现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利用。”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昌盈说,“我们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在光伏玻璃生产、玻璃器皿加工、硅基OLED微显示器生产、硅碳材料和半导体晶圆加工等方面寻求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60万吨高纯石英砂项目实现生产全程“零排放”,主产品高纯石英砂附加值较初加工产品翻了一番。
依托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是商洛经开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商洛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磊介绍,如今该区实施硅、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硅产业向玻璃、硅碳材料方向发展,钼产业向钼丝、钼杆、钼棒等高端型材产品延伸,实现全链发展,集群发展。
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商洛目前有各类园区9个,包括商洛高新区、山阳高新区、丹凤高新区3个省级高新区,商洛经开区、商南经开区2个省级经开区及商洛化工产业园区。
近年来,商洛市始终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业转型之基、发展之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绿色循环、产出高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我们结合地域实际,建立了‘一区多园’‘一片区一产业’等园区开发、项目布局模式,促进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商洛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德锋说,各园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形成了以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清洁能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商洛高新区,商洛国蜂蜜水产业园仓储车间里存放的是即将运往外地的蜂蜜水。
“商洛所处秦岭地区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蜜源地之一,且水资源丰富。因此,我们选择在这里建蜂蜜水生产基地。”商洛国蜂蜜水产业园人事行政部部长王东说。
商洛国蜂蜜水产业园还将打造产业、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蜜水产业观光园区,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把商洛“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高价值。
一区多园,国蜂蜜水产业园只是其中之一。
商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思飞说,商洛高新区启动建设了秦创原(商洛高新区)飞地孵化器,组织申报了省级秦创原协同创新基地,并在全省率先建成专家共享研究中心,同时,积极申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商洛协同创新区。
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商洛市全面落实入园企业“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办制,推动设立园区创业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助保贷”等实体融资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进园区及银企“双进”等活动,并搭建电商销售平台,配套建设保障房、公租房和物流园,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越的生产生活服务。
在山阳高新区,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条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上,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焊接该公司最新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发热电暖器。
“我们刚起步,规模比较小,山阳县主动找到我们,提供各项优惠政策,这为企业快速投产提供了很大帮助。”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彪说,“如今我们的三大主导产品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