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30日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姿颐

“街道人大作为基层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和民意机关,应该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事检察是司法权规范行使的重要推动力。”

“《报告》就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完全同意。”

5月29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列席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22位代表与常委会领导座谈交流。代表们分别围绕做好街道人大工作、未成年人保护、民事检察、非遗保护传承、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作了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全国人大代表、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深耕基层,长期工作在一线。座谈会上,杨春平率先发言:“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我省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街道人大直接面向基层、联系群众,制定一个有序高效的工作条例势在必行,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各地发挥街道人大工作职能。我对《陕西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草案)》表示赞同。”

在杨春平看来,各地街道人大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学习型人大为目标,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人大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议题丰富,其中,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颇受关注。

“本次修订,进一步压实了各方责任,回应了社会关切。主要表现为责任更明晰,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家庭、社会组织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体系完整,具有刚性和操作性;回应更有力,修改内容紧跟时代特点,关注具象问题,针对防欺凌、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问题作了规定,撑起了未成年人‘保护伞’。”省人大代表、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龚健辉说。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彧对民事检察工作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民事检察是司法权规范行使的重要推动力。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最后救济途径。检察院和法院都是国家机关,相互监督与制约是必要的。”刘彧说。

陇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守护非遗、赓续文脉,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主动肩负起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投入,打造保护基地,把非遗品牌擦得更亮,使非遗文化更好活起来、传下去。”省人大代表、陇县县长李维芳说。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要通过中小企业‘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推动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和金融机构依法履职,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省人大代表、陕西明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乔漉说。

结合履职工作实际,代表们谈体会、提建议……

列席代表座谈会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听取民情民意的重要载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各级人大代表要坚守初心使命,站稳政治立场,围绕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密切联系群众,树立良好形象,为本地本行业和全省工作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要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深化拓展‘两个联系’,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深入推进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工作,紧紧依靠代表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常委会领导强调。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