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张梅)日前,第八届中国树木年轮学大会在西安召开,院士专家齐聚西安共同探讨树木年轮与气候环境变化情况。
中国树木年轮学大会是国内树木年轮研究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学术会议。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树木年轮研究分会、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联合举办。
中国地理学会树木年轮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介绍,树木年轮以其定年准确、分辨率高、时间序列连续、样本分布广泛等特点,在气候变化与预测、生态环境演变、水文地貌过程等多个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树木年轮是近2000年区域、半球和全球尺度温度重建的主要资料来源。
此次大会以“树木年轮·洞察过往·感知未来”为主题,设立9个专题,涉及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水文地貌、植物生理等多个交叉研究领域,旨在促进中国树木年轮学研究发展,推动其在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二次青藏科考”等方面的应用。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夏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等,分别作了题为《黄土区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布》《变化环境下水旱灾情综合模拟与树木年轮信号应用的思考》《世界第三极冰芯研究进展》《黄河径流500年》等的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