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科技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5日
一个人,一个台
——一位基层地震监测工作者二十八年的坚守

本报记者 师念 通讯员 罗彬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地震发生前能不能预报?”

5月7日,宁陕县的100多名中小学生到陕西省地震局宁陕地震台参加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的防震减灾科普研学活动。

今年是宁陕地震台坚持开展地震科普活动的第15个年头。作为台里唯一的职工,许海燕既是主讲老师,又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她特意换上一身简洁端庄的工服,穿梭在活动现场,忙前忙后。

1996年,许海燕被分配到宁陕地震台工作。28年里,她坚守在陕南山区,一个人守着一个台,一边进行日常地震监测,一边致力于地震科普宣传。

2008年汶川地震时,宁陕县震感强烈。周边的村民涌入宁陕地震台,不断询问有关情况。正在值班的许海燕一边处理数据,一边上报情况,还不时安抚惊慌的村民,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那段时间,许海燕忙得焦头烂额。看到乡亲们焦灼的目光,她深深感到开展地震科普工作的重要性。2009年起,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后,宁陕地震台都会与当地学校联合开展走进地震台站活动。

台站工作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宣传材料,许海燕就自己编科普讲稿,将淘汰下来的旧仪器摆放在会议室,给孩子们讲解。尽管条件简陋,但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许海燕觉得这件事非常值得。

经过15年的努力,宁陕县城除了新建成的一所小学,其他中小学都和地震台联合开展过活动,地震科普也覆盖了各个学校。

“地震科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部分。教孩子们学习地震知识,有助于推动防震减灾事业被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许海燕说,“我的目标是,把地震科普工作覆盖到宁陕县所有的乡村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许海燕刚工作时,陕南山区潮湿的环境常常让她身上起满红疹,与老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听不懂的方言也让她难以适应。

小小的地震台,既是她工作的地方,又是她的家。许海燕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咬牙坚持。“当时,我最怕的就是值夜班,一个人晚上11点要准时去山洞查看仪器,进行定点观测。那时候没有路灯,就靠一个手电筒。虽说不远,但我还是心慌。”许海燕回忆。

经过几年的磨砺,许海燕逐渐习惯了在宁陕县的生活。在一次次精准的监测中,她也懂得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2002年,她在当地成了家。“有了家,我就成了真正的宁陕人。”许海燕笑着说,“我再也离不开宁陕,离不开地震台了!”如今的许海燕能说一口流利的宁陕话,完全看不出她是个外地人。

回想起这些年,有一件事至今仍让许海燕心有余悸。

2003年8月,宁陕县遭受特大洪灾。那天,正在值班的许海燕眼看着台站门前的河水越涨越高,直到漫进台站。她一边抢救台站的贵重物品,一边安置周边跑进台站避险的村民,带领他们向高处转移。洪水过后,台站断电断水,门前的道路尽数冲毁,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许海燕在淤泥中深一脚浅一脚步行了几个小时,赶到县城打电话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

“当时,看着台站损坏却无能为力,我真的特别害怕。”谈及这段经历时,许海燕一直在说台站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却只字不提个人的安危。

2006年,宁陕地震台进行了优化改造,条件大为改善。

2012年到2015年,宁陕地震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连续4年获得全国评比第三名。许海燕欣慰地说:“虽然我们台站位置偏僻,但是观测环境好,这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在宁陕地震台工作28年,许海燕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她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台站的设备,用心监测着每一组数据。

如今,宁陕地震台的小院里绿植葱葱郁郁,环境幽静雅致。许海燕说:“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我对这里已难以割舍。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让这里保持整洁,让院子充满勃勃生机。”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