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5日
既要生态安全,又要生活富裕

牛乃喜

日前,陕西省印发行动方案,实施14项重点行动,推进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陕西是阻止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屏障,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事关全国生态安全。近年来,陕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更大力度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既下足功夫抓生态安全,又推动群众生活富裕,以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彰显新时代三秦儿女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在神木市西北部红碱淖,今年首批千余只遗鸥返回湖心岛,开启新一年的筑巢生活。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如今在陕西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一路向北扩展到铜川、延安。朱鹮与遗鸥都是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的珍禽,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充分说明近年来推进美丽陕西建设扎实有力、卓有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行动方案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以重点行动打好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到2030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生态安全屏障,通过高水平生态保护,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一域之治、一域之安,为大局增光添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做好防沙治沙的过程也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过程。大荔沙苑是关中唯一的沙丘平沙地带,当地以沙苑生态、运动体验、健康养生、农旅融合为切入点,发展沙漠旅游产业,以“一粒沙”走出致富路,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只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就能不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新时代,我们要把防沙治沙作为提高涉沙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一招,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