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5日
乘上“以竹代塑”的东风

申东昕

竹子是生长较快的植物,长到20米高仅需约60天,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价格低、易加工、容易降解等特点,为竹子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根据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竹类品种、竹林面积、竹材产量以及竹产品对外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竹产业总产值达4153亿元,从业人员达1742万人。按照国家林草局竹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然而在我省,竹子的普及与认知程度不高、规模化不强,在利用上,仍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加快推动“以竹代塑”,推动竹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政策的“东风”不容错过。“南竹北移”的成功使陕西竹子存量大、种类多、保存良好,为竹产业规模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随着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陕西发展竹产业,应在绿色环保上下功夫。同时,陕西应在政策机制、产业提档、院校合作等方面出实招,加大竹子栽植培育力度,拓宽竹产品应用场景,加强跨界合作,科学保护利用竹资源,推动竹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