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刘枫
“‘梦归田园·画乡钟楼’项目是我们与陕西理工大学、陕西国画院等单位共同打造的文化IP。4月1日,方济众故里写生研学基地在勉县武侯镇钟楼村开园。目前,该基地已接待342人次参与写生研学活动。预计今年收益可达6万元。”4月17日,勉县武侯镇党委书记金辉介绍。
钟楼村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成立了钟楼村经济合作社。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钟楼村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优势资源,投资建设了250千瓦太阳能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经营了101亩甜柿子林果基地,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20余万元。钟楼村因此荣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
“方济众故里写生研学基地开园前,我们对画室、展厅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餐厅、田园观景步道、景观长廊,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提升整治和绿化亮化。现在,这里可一次接待50人食宿。以画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金辉说。
近年来,勉县以乡村组织振兴为引领,聚焦固根本、强基础、促发展,持续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夯实富民强村根基。
“今年,合作社推行统销共富模式,村民种植的中药材将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进行销售。”4月11日,在勉县张家河镇金华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十几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谋划新一年合作社产业的发展。
“我支持!”一位村民代表说,“去年的统种共富模式让我多赚了2万元。今年,我要再多种几亩中药材。”
去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金华庙村合作社提供了菌种、技术,以及从种植到预处理的全程服务,指导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种植中药材,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经初步测算,实行统种共富、统销共富模式后,金华庙村每亩地的种植利润可提高1000余元。此外,依托金华庙村中药材产业园,合作社对收购的中药材进行初步加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赢。
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机遇。这是勉县不断探索“党支部+主导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村改革+农户”六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成果。
勉县成立了村企共建联合党委(党支部),统筹资金、技术、人员、市场销售等资源,连“点”成“线”,打造了10个特色产业示范园,推进新一轮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了养家河百里生态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漆树坝镇茶王山农旅融合产业、新铺镇农旅融合产业等具有显著致富效益的典型,不断绘就“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