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8日
向“新”求“质” 深耕新质生产力

黄宗跃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9项重点工作之一,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精心部署与具体安排。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向“新”求“质”,深耕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陕西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等问题,试点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数据显示:2023年陕西一体推进省级“两链”融合专项和“揭榜挂帅”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63项。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好协同起来,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创新生态,就一定能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发展的驱动力,是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陕西是科教大省,有各类高等学校110余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余家,有一批特色优势企业及大批专业人才。正是这样的资源禀赋,使陕西有条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展现大作为。近日,省科协提出“组织实施‘科技人才’选育工程”,在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方面争做示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新产业生成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应该看到,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传统产业一经科技赋能,就可能升级转化为现代产业。要坚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聚力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以产业发展“新质化”为新质生产力添翼赋能。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