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2024全国两会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8日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

本报记者 屈荔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陕西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过去一年,陕西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效明显。

如何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月6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宝鸡市市长王勇,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

记者: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陕西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勇: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陕西作为国家重要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也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系统重塑陕西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魏革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在、底气所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陕西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方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提高产业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实体经济基础。

记者:在陕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请您结合本区域、本行业情况,谈谈去年以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王勇:宝鸡是国家“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名城,是全国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

近年来,我们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实际、系统谋划,建立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N”政策体系,形成具有宝鸡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布局。去年以来,我们一体推进13条重点产业链提升、突破都市旅游“八项重点任务”,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先后成功引进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投资80亿元的中一科技10万吨锂电铜箔等一批重点项目。

魏革军:近年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围绕陕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完善产融协同发展机制,在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服务创新引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如强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协同,牵头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货币产业财政协同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扶持资金实施细则,探索开展“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工作,推动将央行低成本资金传导至重点产业链。2023年末,陕西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05.37亿元,同比增长28.26%,金融助力构建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记者:未来,本区域、本行业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勇: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作出了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重大部署。这为宝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我们将聚焦打造更具实力的先进制造业名城,深化开展13条重点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突出抓好重点企业稳产增产、新增产能项目建设、重点工业项目推进、骨干企业培育、工业项目招商、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和政策精准扶持八项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地位。同时,扎实推进文旅提质发展,加快形成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魅力都市游、特色工业游、美丽乡村游、赛事节会游六大优质旅游产品矩阵,持续提升旅游吸引力。

魏革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金融体系更加有力、高效、精准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对标对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围绕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作用,挖掘陕西能源保供、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有效信贷需求,做好绿色金融支持。二是持续推进“一链一行”“行长+链长”等机制,聚焦陕西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相关重点产业方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供给。三是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落实好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奖补、民间投资新开工项目贷款贴息等工作,不断提高金融体系与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适配性。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