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郭军
2月18日,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盛激光”)一楼车间又恢复了忙碌。车间顶部,两台吊机来来回回,将材料运送到工台。
“这次熔下来,熔覆条光滑,表面没有粘什么粉。”“光洁度要比上次好很多。”……两位工作人员在工作台前交流。
“随着激光熔覆这项新技术被越来越多厂家知道,我们的订单一年比一年多。春节前后,车间一直都在满负荷生产。”必盛激光董事长王晓飚说。
必盛激光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孵化的高科技企业。首台国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熔覆设备就是该企业研发的。
“你可以将激光熔覆理解为升级版的电镀工艺。”王晓飚说,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与合金粉末同步作用于金属表面快速形成致密涂层,可显著提升零部件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性能,同时还能解决传统电镀工艺带来的污染问题。
说到激光熔覆的应用,王晓飚滔滔不绝:“矿山机械的工作环境复杂苛刻。在高强度运转过程中,受矿井里酸性环境的影响及大量煤块的冲击,其关键零部件老化速度非常快。一旦停工,损失可能很大。”
“尤其是矿山机械的关键部件,如综采液压立柱等,体积大、装卸难。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它们进行表面处理后,可大幅延长其使用周期。”必盛激光生产经理马振矿说,一般情况下,激光熔覆技术可使机械装备的使用寿命延长3至5倍,还能解决传统热处理中工件变形的难题。
经过10年奋斗,必盛激光的产品越来越被市场认可,王晓飚庆幸自己当初在创新创业时所做的选择。
2013年,王晓飚是西安光机所的一名光学工程师。“当年,只有美国和德国有这种技术,当然设备价格也很高。”王晓飚说。市场调研时他发现,随着转型升级,国内煤矿产业逐步走向智能化、大型化、无人化,对矿山机械的性能和服役周期都有更高要求。
王晓飚说,他敏感地意识到:激光熔覆的春天来了。
当年,西安光机所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并进行资金支持。王晓飚带着还处在研发阶段的技术成立了必盛激光。“我坚定看好国产替代。”王晓飚说。
“企业刚成立的两三年,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原因在于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必盛激光副总经理刘博说,我们的激光器光学性能非常好,但产品成本控制和实际应用需要还有差距。2016年底,企业终于将激光熔覆成本降到和高质量电镀相近的水平。2018年,陕煤集团铜川欣盛煤机制造有限公司引入必盛激光的激光熔覆设备。
2020年1月16日,国内首条内壁盲孔激光熔覆生产线在安徽淮南落地应用。该生产线采用了必盛激光研发的内壁激光熔覆设备。刘博介绍:“到现在,必盛激光内壁激光熔覆设备最大功率已达到12千瓦,熔覆内径最小可以做到50毫米。”
“有了稳定的客户源,我们创新的决心更坚定了。”王晓飚说,企业又自主研发出针对不同工况要求的合金粉末。
王晓飚指着车间内一堆桶说:“蓝色桶里装着高硬度粉末,白色桶里装着低硬度粉末。高硬度粉末一般应用于油缸外壁,防腐蚀和耐磨度更高。低硬度粉末应用于油缸内壁。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制合金粉末。”
现在,必盛激光形成了集光学设计、设备集成、合金粉末及工艺保障于一体的激光熔覆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下一步,我们将向更多领域拓展,让激光熔覆技术为制造业升级作出更大贡献。”王晓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