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杨晓梅
“年”越来越近,乡愁越来越浓。
1月26日,2024年春运首日,陕西各高铁站、火车站总计发送旅客38万人次。记者在西安北站、西安站看到,旅客或背着大包小包,或手牵着孩子,或笑着与家人视频,或大步奔跑着进站……
■ “奋斗者”回家
“想家了。”这句话一出口,刘清友笑了。“老婆孩子都在家等着他呢。”刘清友的老乡兼工友李炳荣笑着打趣。
这两人的身后,是西安北站2024年“致敬奋斗者 温暖回家路”产业工人平安返乡爱心专列首发仪式现场。陆续赶来、聚集到仪式现场的几百名务工人员,戴着红围巾、手提行李袋,三五成群、笑容满面,给车站增添了浓浓的年味。仪式现场的一侧,来自西安站“墨香长安书画社”的书画爱好者站在桌前为旅客写春联。
9时许,西安北站候车室内,广播播报着开行的车次,检票口前排起长队。西安北站客运车间安检一班组长李京津告诉记者,从8时开始,车站客流明显增多,预计全天发送旅客11万人次。
看着车站内接踵而至的旅客,刘清友想起西成高铁开通前,他每年过年回家要坐近20个小时的火车。“现在回家真方便。从西安出发,4个小时左右到成都,再坐3个小时左右的车就到家了。”刘清友说。
从家乡四川自贡来西安务工近20年,刘清友在许多工地工作过。现在,他是西安东站建设工地上的一名木工。“今年,我和几个四川老乡一起报名,在春运首日乘坐务工人员返乡爱心专列回家。”
春运开启,越来越多离家在外的“奋斗者”踏上归途。
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春运期间陕西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2%,日均39.2万人次,客流主要以探亲流、务工流、学生流、旅游流为主,节前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5日至8日,节后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15日至21日,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将超过60万人次。
为保障旅客出行,该公司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30列、重联动车组列车24列,加开夜间高铁26对,部分列车实施折扣票价。
■ 浓浓暖意在涌动
11时30分左右,67岁的屈春兰急匆匆走进西安站南广场售票厅。她是来帮妹妹取票的。
“我妹妹要回蒲城老家过年,我来送她。”屈春兰说,“等她上了火车,我也要带着小孙女到大荔去。”
不远处,西安火车站新城区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几名志愿者高举着“亲有事请找我”的牌子。
“西安站老年旅客、第一次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以及务工人员较多。今年春运,我们采取诸多服务优化举措,保障重点旅客出行。”西安站客运车间值班主任石三茂说。
石三茂介绍,西安站售票厅、进站口前提供出行常见问题提示卡,在候车室服务台设置便民医护点,配备尼龙绳、胶带、手提袋等便民小物件,售票厅提供老花镜、放大镜、手写板、翻译器、助听器、盲人爱心引导卡,候车室内安装免费充电接口,公共饮水间提供一次性小纸杯,重点候车厅提供“铁路妈妈”儿童看护等服务。
此外,西安站还打通站台换乘流线,补强引导标识;畅通出站接驳地铁、公交流线,铁路出站接驳地铁进站实施免安检出行服务;在出站口为来西安旅游的旅客提供交通接驳行程锦囊。
■ 新线路迎春运
今年是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上岗”后的首个春运。
9时30分,西安北站候车室内,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小学生由老师带领进站检票,准备乘坐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返回青岛。
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动车组,车身涂色以“龙凤呈祥”为主题。相较于标准版“复兴号”动车组,该车型的车内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优化。如对商务座椅、一等和二等座椅进行优化,在现有一等座椅基础上增加电动腿靠、可调节头靠、背板小桌板(设手机卡槽)等,二等座椅小桌板增加手机卡槽和水杯槽深度,靠背增加USB充电接口。无障碍设施车厢设置盲文标识等。
此次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线运行的线路,是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实施后,陕西西安首次开行经由济郑高铁去往齐鲁大地的新高铁线路,实现西安至青岛6小时到达。这是目前西安至青岛最快的一趟列车。
如今,高铁已成为陕西铁路旅客出行的首选。除开行西安至青岛的新线路外,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还将加开西安至北京、上海、杭州方向的夜间高铁,并在务工流、旅游流较为集中的西成高铁、大西高铁首次开行西安至成都、太原方向的夜间动车组列车,进一步扩充运能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