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刘曌琼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陕西立足交通区位、产业、科教、历史文化等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动力、添活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理念引领不断增强,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提出:“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释放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打造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省政协委员、陕西蔚蓝节能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一直关注着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今年,他准备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节能环保科创园区的提案》。
“在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陕西优势明显。我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科技与环保产业交流合作,打造绿色‘一带一路’节能环保科创园区,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王伟说。
王伟建议,可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支撑,整合创新资源,深化创新开放合作,推动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建设多布局、跨区域、共享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享绿色创新成果。
在绿色“一带一路”节能环保科创园区建设方面,王伟表示,应发挥我省环保产业领军企业在政策、资源、专业方面优势,引领环保企业协同发展,带动各领域环保企业积极参与,提供人才合作、资源整合、项目孵化、技术转移、培训交流等方面服务。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创新建立高效运营机制。同时,在税收优惠、创新补贴、科技创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更多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绿色科技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投资、环保卫生等法律法规体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