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陕西省两会特别报道·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7日
2024
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 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三点

紧盯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就是要始终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最大限度把资源要素向高质高效、彰显特色的领域倾斜,以产业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为重狠抓高质量项目,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增强政策协同性有效性

政策贵在管用有效。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扎实做好财税、金融、区域、产业、科技等政策配套衔接和预研储备,多谋牵引性撬动性政策,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切实提升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筑牢守稳安全发展底线

守住底线不仅仅是对实现高水平安全的硬性要求,更是对发展观念的系统重塑。要把底线思维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把风险意识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不碰生态、耕地、文物保护高压线,远离债务风险预警线。必须在推动发展中固本强基、补短强弱,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今年重点工作(部分)

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200亿元。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万家。

塑造产业链群新优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7.5%。

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聚力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10个重点数字产业集群。

坚持综合施策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国能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两个千亿级项目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6.5%。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实施“秦乐购”消费促进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抓好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支持西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西安国际港站吞吐量49万标箱以上。

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均增长20%以上。

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新增耕地20万亩以上。做优做强苹果、蔬菜、茶叶、畜禽、中药材5个千亿级产业链群。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新创建500个以上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农村稳的省级示范村。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集体经济薄弱村降至5%以内、较强村超过10%。

夯实县域支撑

增强区域发展均衡性协调性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园区工业产值增长7%。分类推进10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转移支付、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促进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践行“两山”理念

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更好服务全国生态保护大局。实施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完成沙化土地治理93万亩。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削减关中地区电煤消费160万吨,国考10市优良天数达到299.1天。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推进石峁申遗,深入推进太平遗址、秦东陵等重点考古研究。建好用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大力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推出更多既具秦风秦韵、又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服务水平。

突出可感可及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行动。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示范”建设。

深化健康陕西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失能老人补贴制度,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三年行动。

紧盯重点领域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筑牢经济安全屏障。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超财力铺新摊子上新项目。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

要提升工作效能,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跨地区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精文减会提效,发管用的文、出能落地的政策,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实处。

要永葆清正廉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树牢过紧日子意识,该花的钱要花足,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