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陕西,勉励我们“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赋予我们“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重大战略使命,三秦儿女备受激励和鼓舞,深感温暖与荣光。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陕西的极大信任、极大关怀。我们牢记“国之大者”,扛起政治责任,精心精细做好服务保障,向全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绚丽的陕西风采,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了力量。
一年来,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目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紧盯关键环节,稳定经济运行
■ 坚持能源与非能稳产并举抓工业,巴拉素等10处煤矿建成、释放产能3145万吨
■ 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4000万千瓦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 投资130亿元的比亚迪扩产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重大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
■ 引汉济渭工程实现供水
■ 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6.5%、150.6%
■ 文旅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7729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
■ 一体推进省级“两链”融合专项和“揭榜挂帅”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63项
■ 隆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
■ 一批国际首台(套)装备成功研制并应用
■ 国内首条千吨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建成投产
■ 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科研人员成立转化企业1051家
■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37%、33%
■ 全省发明专利授权2.2万件、增长16.1%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20亿元、增长34.9%
■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投资分别增长10.1%、46.2%,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2%
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市场活力
■ 推广运用“陕企通”“秦务员”“秦政通”一体化服务平台,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15个,“跨省通办”政务事项达到154项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9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26.2%、26.9%
■ 实有企业156.5万户、增长12.1%
■ 净增“五上”民营企业1182家,新增上市企业7家
■ 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对中亚出口增长221.9%
■ 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5300列、增长15.3%,出口陕西货值增长26.1%
统筹城乡区域,推动融合发展
■ 苹果、木耳、茶叶农业产值分别增长3%、24.5%、12.8%
■ 新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
■ 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西部百强县新增1个、达到8个
■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2%,集体经济薄弱村降至10%以内
■ 农村卫生户厕、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1.7%、95.6%
■ 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230万亩,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加强生态治理,促进绿色转型
■ 推动秦岭七省(市)跨区域保护,秦岭陕西段环境优良面积达99.3%
■ 全面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沙化土地94.9万亩
■ 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提标改造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114座
■ 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优
■ 汉丹江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 新能源交易163亿千瓦时、绿电交易22亿千瓦时,绿电供给占比达到26.8%
强化夯基兜底,增进民生福祉
■ 发放稳岗资金9.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63亿元
■ 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
■ 投入35.1亿元改善1646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第一层次学科增长89%
■ 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83个县启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11%,51种慢性病、地方病纳入医保范围
■ 建成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00个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16个,惠及居民23.14万户
■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黄河文化博物馆、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
■ 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达到98.8%
■ 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安全转移44.3万群众
■ 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25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