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1月30日,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学生杨硕在进行专业学习。 本报记者 陶玉琼摄
本报记者 陶玉琼 见习记者 齐珂雨
“2021年9月13日,在第一堂宪法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经过一次次修订、一次次打磨更新和蜕变,我国宪法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人民意志,也因此永葆生机活力。”提起两年前以一名法学生的身份与宪法“相遇”的情景,杨硕十分感慨。他说,从那一刻起,自己便对宪法满怀敬畏。
杨硕是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宪法学是他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而第一堂宪法课就是杨硕法学之旅的起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初学习宪法时,生涩的概念和抽象的表述让刚入学的杨硕摸不着头脑,他对宪法的理解也很笼统。但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自身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杨硕逐渐感受到了宪法威严背后的温暖。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段宪法序言的开篇语,深深地印刻在杨硕心里。他说:“宪法不是冰冷的,而是鲜活的、滚烫的。它气象恢宏、包罗万象,蕴藏着一个国家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波澜壮阔,也承载着无数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与宪法、与祖国紧密相连。”
随着学业的精进,杨硕的专业学习不再只停留于对书本的研读。
2022年暑假,杨硕前往潼关县纪委监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段经历,让他对宪法和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充分参与和感受纪检监察办案实践后,我发现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纲领性作用无处不在。宪法既赋予纪检监察机关行使法定职权的权力,也保障每一个被调查人的权利不受侵害。”杨硕表示。
这几年,每逢国家宪法日,西北政法大学就会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杨硕每次都积极参与。他告诉记者,宪法应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要想让宪法更好发挥作用,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目前,杨硕在准备考试。他告诉记者,专业学习道阻且长,自己将怀揣对宪法和法治的信仰,不断学习、钻研探索,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宏伟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