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赵政阳(右一)在白水苹果试验站的试验田里授课(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四月上旬,苹果花开时,果农为苹果树疏花(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陕西人能种出好苹果,不光是因为地理条件好、政策好、人努力,还少不了科技的功劳。从秦岭北麓、渭北旱塬到陕北的黄土高原,无数科研人员奔走在田间地头,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一颗颗红艳艳的苹果挂满枝头,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一幅硕果累累的新图景。
陕西农村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冬日的渭北旱塬,沟沟峁峁的果园里,果农们清园、追肥,为来年的丰收忙碌着。
好“丰”景离不开新品种、新技术。11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的试验田里,59岁的赵政阳教授带着几名学生给果树“把脉问诊”。“别看这树果子长得好,可有几条枝是多余的。要是不剪掉,就会影响主干枝的长势。”随着“咔嚓”一声,指头粗的枝条应声而落。赵政阳在一棵苹果树下边讲解、边示范。
自打试验站开始创建,赵政阳就一头扎进了白水县的苹果基地。做规划、引资源、做杂交、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作为陕西省苹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18年来,他带领团队实现了苹果杂交育种新突破,先后培育出“瑞阳”“瑞雪”“瑞香红”等10多个新优品种。
耕耘
一年365天,赵政阳有一半时间在果园里忙活,夏天脸晒得脱皮,冬天手冻得通红。时间长了,周边的果农跟他熟悉了,当着他的面也敢开玩笑:“赵老师,你这架势,哪有一点教授的样子,干起活来比咱这些庄稼汉都卖力。”
长期以来,我国苹果的栽培品种90%以上从国外引进,除了20世纪70年代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育成的“秦冠”外,国内苹果自主品种很少。这让赵政阳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能让中国人吃上自己培育的好苹果,2005年3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渭南市白水县筹建苹果试验站时,他二话不说背着大包小包就来了。
当时,试验站地址选在白水县杜康镇一片近乎荒废的农场,这里条件十分简陋。修围墙、平场地……赵政阳和同事们不光要在地里干活,还要整理资料、定方案。一伙人经常熬到大半夜。
“那时候,虽然吃不好睡不好,但人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儿。”赵政阳说,试验站里除了基础设施外,最早建好的就是一块小小的杂交育种苗圃。正是这块育种苗圃,开启了培育“瑞阳”“瑞雪”“瑞香红”等国产苹果新优品种的征程。
从杂交授粉到最终审定,一个新品种的育成要15年到20年时间。而赵政阳他们要做的就是从前期培育的上万株杂交种子后代中,通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出符合要求的理想优系。
有一年,一个杂交组合的选配工作眼看着到了最后关头,可苗圃里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好苗子却在一夜之间全没了,这让大家的心情跌到了谷底。“都打起精神来,大不了咱重来一遍。”虽然估摸着苗子是被附近的农户“顺走”了,但赵政阳不得不硬着头皮给大家打气。
这个小插曲让“瑞阳”面世的时间推后了两年。就这样,一次次杂交选育,一次次失败重来。终于,一个个好吃又好看的苹果新品种面世了。
解密
白水的果农都知道赵政阳会上树。一名教授三两下爬到苹果树上,刚坐稳靠实,就拿着果树剪“咔嚓”“咔嚓”剪了起来,干得美也讲得美。刚开始,大家听课不专心,都守在树底下,光害怕赵政阳从树上掉下来。
“别操心我,这算个啥事,都把耳朵竖起来好好听。”赵政阳一嗓子喊出来,树下的果农再也不敢操闲心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培育一个新品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刚到白水时,赵政阳经常带着大伙整月整月地泡在试验室里,调试仪器设备、建立分析方法、进行果实评价。“试验苗木定植后,对树体每个生长阶段的观察记载都不能马虎。否则,这些过程来年就得从头再走一遍。”赵政阳说。
“不管啥品种,科学管理是关键。”和赵政阳搭档多年,试验站站长高华提起育种那些事,也有说不完的话,“这是个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活儿,其中的艰难,不干这事的人体会不到。”
“反反复复,不知道失败了多少回,可还是没有成果,大伙心里都很着急,但没有一个人往后退。”说起往事,高华沉默了好长时间,“那时候,大家都憋着一口气,非要把技术难关一道一道地攻下来不可。”
功夫下到了,成果也出来了。从“秦阳”到“三瑞”,18年里,白水苹果试验站培育的10多个新优品种像插上翅膀一样,从技术端飞向了生产端,一大批果农也跟着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过去10多年,随着产量的提升,苹果市场曾呈现出“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局面。面对急需转型的大趋势,陕西苹果产业该如何破题?那就是从“拼市场”转向“拼科技”。为了清除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无数个像赵政阳、高华一样的科研人员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苹果新品种杂交、选育、示范、推广工作。
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金钥匙”就这样握到了自己手中。
满枝
“瑞香红”通过了国审!
去年7月,好消息传来,让赵政阳团队兴奋不已。这是继“瑞阳”“瑞雪”通过国审后,他们培育的又一个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
“一个新品种的培育没有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时间根本成不了气候。”这一点,高华深有体会,“这些新品种的推广要取得实效,就得把‘课堂’搬到果园里,通过一次次现场示范、手把手地教,让果农真正学得会、能上手。”
新品种培育出来后,不走出“试验室”咋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常年在果园里跑,不管是赵政阳还是高华,都见过不少果农因为“一窍不得、少挣几百”。他们迫切想让这些年来的心血“落地”,让每一个果农都能受益。
“瑞阳”14年,“瑞雪”16年,“瑞香红”17年,这是“三瑞”系列苹果新优品种从孕育到诞生的时间。如今,这3个新品种已被10余个省区引进试栽,在全国苹果主产区推广面积40多万亩。
“苹果种‘三瑞’,效益翻3倍。”白水县北井头乡果农毕根虎前年开始栽种这些新品种,“‘三瑞’苹果产量高、易管理、口感好。按礼盒走,单个苹果最高能卖到20元,1亩地能净赚6万多元。”
打通苹果产业科技转化通道,不光一个团队在发力。在陕西,除了赵政阳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团队选育的“秦脆”“秦蜜”等苹果新优品种也让越来越多的果农收获了科技的红利。
依靠科技赋能,小苹果变得越来越“大”。目前,陕西栽培的苹果品种近百个、千亩以上规模的苹果品种约50个。从早、中、晚熟品种,到红、黄、绿多个色系,一个个新成果、一项项新技术“开”满枝头,让这片黄土地变得愈发多彩。
这些年来,渭北旱塬的沟沟峁峁、关中果乡的村村落落,赵政阳都跑遍了。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目标:把研发的“触角”伸得再远一点,打造出更有科技含量的苹果种业“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