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6日
《半阁城》的意味

杨乐生

关中牛的长篇小说《半阁城》气势宏阔,洋洋洒洒百万余字,是作者呕心沥血10余年最终取得的文学成果。

未读此书之前,我并不清楚东府还蛰伏着这么一位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作者。我常对外地的文学朋友、教授和专家讲,陕西不缺作家。正是一代一代绵绵不断的陕西作家支撑起了陕西文学这片独有的天地,使陕西文学有声有色、新作不断,在当代中国的文学版图上不可或缺。关中牛正是其中的一员,尽管,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的名字还多少有点陌生。

《半阁城》写的是渭北黄河岸边的一个大堡子中发生的故事。堡子能被称为“城”,可见其规模、气象非同小可。这里的古村随处皆是,更不用说有点历史的地方。在陕西说某处地方有点来由,一般而言,时间计算都是以千年起步的。因为这片土地太深厚了,令人难以估量。半阁城正是这种有古老历史而又在当代充满勃勃生机的地方。1940年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任何脉动都在这个村庄有真切的反应,在这里活灵活现。在谈论一部长篇小说时,人们老爱讲“历史风云”如何如何,其实这顶帽子有点大,戴在文学作品上未必合适,也未必准确。文学是艺术,不是历史,更不等同于历史。文学更关注的是处于某个历史阶段的人的命运和遭遇,而非人所扮演的角色。能艺术地写出人的痛痒,便是做到了“成功地塑造”人物,便达到了文学对历史负责的艺术高度。

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半阁城》最大的收获就是成功地创造出了谢佑普这个崭新的艺术人物。

在关中牛笔下,谢佑普是一个很难概括的人物形象。说他是个老农民不用讨论,说他是个老革命也属实,说他是一个民间智者也完全够格,说他是几千年中国农耕文化造就的既陈旧又新鲜的多种精神纠结成一团乱麻般的一个复杂人物也丝毫不过分……在50多年的日子里,谢佑普所经历过的光荣和沉浮、风光与屈辱、顺水顺风与坎坷离奇,都是铭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

关中牛艺术地让谢佑普贯穿全书始终,通过这个人物透视了一个时代。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若干个不同层面人物的生命本真,在作者笔下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艺术表现。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难以忘怀。也是在这个角度,关中牛的艺术反思和追问,在历史、社会、人文、伦理等众多方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反思价值,是面对我们生存现状的深沉追问,不光表现了作者心忧天下的精神姿态和文化情怀,也在艺术上取得了空谷足音的审美效果。

用一个村庄表现一个时代,显然可以看到关中牛的艺术雄心。作品在艺术构造上,用“狗的故事”和“村庄的秘密”两个系列交替推进,不仅显出作者的匠心,而且在叙事上大开大合,读来叫人兴趣盎然。

在地方语言尤其是渭北方言的运用上,作者付出了较大的热情和努力,使作品有了难得的或者说罕见的阅读效果。对于一个作家来讲,这便意味着成功。谁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语言的水平,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作家本人的水平。同样是一部内容较好的作品,语言精致的作品会更受读者欢迎。我一贯认为,蔑视语言就是蔑视文学本身!对语言缺乏敬畏的人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家。为什么有的作家写的东西不少,但读者就是不买他的账?要我分析,第一个原因就是该人不敬畏自己使用的语言。我甚至能想象到关中牛打磨自己语言的情形,更可以料到他付出了不足为外人道的个中艰辛。语言要好,是需要才情的。要有才情,必然要有艰苦、漫长的付出。我绝不相信谁是语言天才,天才都是从平庸开始,经过努力才出现的。在这一点上,我为关中牛庆幸和高兴。对一个作家来讲,他已经实实在在地踏上了正路。接下来怎么走,怎么走得更远,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读完《半阁城》后,我感到这部作品仍有一些缺憾。关中牛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之后陆续有中短篇发表,但在长篇创作上留有缺憾。这部作品主要是篇幅偏长,取舍不够狠。在写作中,一切人物的命运都由作家自己说了算。如何前后照应、草蛇灰线等,说起来固然很容易,处理起来却是难上加难。但是,一切游离的、枝蔓的、可有可无的,哪怕是十分精彩的情节,也应当毫不手软地剔除。如果《半阁城》再版,我相信会更精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