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赵茁轶
漫步于宝鸡周原博物院,看着一件件精美文物,我不禁想到3000多年前的周人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在周原迎接着四方宾朋。
周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制度上,周代的宗法和礼乐文明形成并趋于完善,华夏文明步入了一个辉煌崭新的阶段。
自古公亶父率领部族来到岐山下广袤的周原后,一代代周人在周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为了追寻周人的足迹,考古人辛勤求索。1976年,由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同年12月15日,考古人员在庄白村发掘出庄白一号窖藏,出土青铜器多达103件,其中有铭文的74件。自1999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周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工作。通过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初步建立了周原遗址周文化的陶器分期序列,发掘了云塘建筑基址、王家嘴先周文化遗址、李家铸铜作坊。2015年,周原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6年,周原水网系统被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周原的故事还在继续。周原遗址为我们认识周代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模式、土地制度、历法、区域交流补充了生动翔实的资料,使得周原的历史面貌更加生动完整。1982年,依托周原遗址建立的宝鸡周原博物院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展陈之外,宝鸡周原博物院正积极开展院校合作,举办多种主题活动,力求讲好周原故事。
在周原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文物工作者筚路蓝缕,逐字逐句释读周文化。周人发明和倡导的礼乐文明和德政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