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榆林市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权益保障股股长安梁(左一)在征求群众意见。
本报记者 张乐佳文/图
为困难老兵申请关爱基金、给予转业“兵”支书工作指导……在“陕西省双拥模范城”榆林,拥军爱军氛围浓厚。
今年以来,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走访对象全覆盖、排查问题无死角、整改问题抓落实”思路,变“等上门”为“走下去”,市、县、乡三级近千名干部深入基层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发放慰问金(品)269万元,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事项864件。
“老陈,最近身体怎么样?”10月17日,榆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权益保障股干部杨勇像往常一样,走进老兵陈维旺的家,了解他近期的生活情况。
现年58岁的陈维旺属于因战五级伤残退役军人,曾在部队中荣立二等功。2021年,陈维旺又查出患有口腔癌,生活一度艰难。走访了解情况后,杨勇和同事们为他争取了省级关爱资金2万元,之后还常常上门看望他。
“看我最近练的书法,送你一幅!”说着,老陈递给杨勇一叠宣纸。陈维旺虽疾病缠身、一身疤痕,但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知识和练习书法。
“作为一名退役的大学生士兵,老兵的毅力让我敬佩。我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事。”听过许多次老陈的故事,杨勇每次都有新感受。
“年轻干部加深了对退役军人的感情,理念和作风从‘管理’向‘服务’转变;退役军人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小健表示。
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走访形式、丰富走访内容,逐人分类建立台账,精准了解走访对象类型、生活情况;通过召开群访会议、走村串户拜访、田间地头随访、大走访等活动,收集退役军人意见建议;设立退役军人走访工作站,方便广大退役军人反映情况,制作“退役军人意见表和意见箱”,并由乡镇服务站干部定期收集整理,逐一办理答复。
自2020年负责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和信访工作至今,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权益保障股股长安梁先后办结退役军人反映的问题100余件。
“要吃透政策,主动作为,帮助退役军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安梁告诉记者,近期,他走访中了解到退役军人安延海因患癌症花费了几十万元医疗费、其妻常年患病、儿子早年伤亡、孙女系孤儿等情况,于是他多次入户与其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并宣传政策,并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协调医院进行医疗巡诊上门服务。
安梁还为安延海办理优抚对象医疗报销,申请市级关爱基金、区级帮扶解困资金,协调办理大病救助,减轻了安延海一家负担。
为搭好“连心桥”,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做好矛盾化解、惠民服务,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不断拓展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深入了解掌握退役军人办事难点痛点堵点,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充分利用就业创业平台、关爱基金等方式,对走访对象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帮助解决;多方整合资源完善退役军人之家,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统一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形成了“窗口+退役军人之家”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常态化联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退役军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将线下服务与线上沟通相结合,做好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等工作,结合实地走访建立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包联制度,用心用情用力为广大退役军人做好服务。”王小健说。